百词典

《摇落》

时间: 2025-05-02 09:54:07

诗句

摇落巫山暮,寒江东北流。

烟尘多战鼓,风浪少行舟。

鹅费羲之墨,貂馀季子裘。

长怀报明主,卧病复高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4:07

摇落

作者: 杜甫 〔唐代〕

原文展示

摇落巫山暮,寒江东北流。
烟尘多战鼓,风浪少行舟。
鹅费羲之墨,貂馀季子裘。
长怀报明主,卧病复高秋。

白话文翻译

落叶飘零于巫山的黄昏,寒冷的江水向东北流淌。
烟尘中战鼓声不断,风浪中行船却很少。
鹅毛的墨水让羲之感到费神,貂皮的衣裳却让季子倍感寒冷。
我心中长怀报答明主的志向,虽然卧病在床,却依然向往高秋的时光。

注释

  • 摇落:指的是飘落的树叶,暗喻人生的无常与忧伤。
  • 巫山:传说中的山,常与美景和忧伤联系在一起。
  • 寒江:指寒冷的江水,表现出环境的萧瑟。
  • 烟尘多战鼓:形容战乱频繁,烟尘弥漫,战斗声不断。
  • 鹅费羲之墨:提及王羲之,书法大家,鹅毛指代其所用的墨。
  • 貂馀季子裘:季子指的是季布,意指名贵的貂皮大衣,表现出生活的奢华却又感到寒冷。
  • 长怀报明主:表现对朝廷的忠诚与报恩的渴望。
  • 卧病复高秋:虽然生病,但依然希望能够迎来美好的高秋时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世称“诗圣”。他的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等历史变故,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遭遇,风格沉郁、悲壮,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之时。杜甫身处动乱中,心系国家与民众,抒发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明主的忠诚。

诗歌鉴赏

《摇落》是杜甫在晚年时创作的一首抒情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开头“摇落巫山暮,寒江东北流”,以景入情,描绘了黄昏下的巫山和寒冷的江水,暗示着一种萧瑟与孤寂的氛围。接着“烟尘多战鼓,风浪少行舟”,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社会战乱频繁、民众生活艰难的现状。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虽感到个人的无力与惆怅,但心中仍怀有对国家和明主的忠诚愿望,表现出一种高尚的情操。

“鹅费羲之墨,貂馀季子裘”两句,既是对文化的追求与对物质的批判,亦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最后一句“长怀报明主,卧病复高秋”,更是将个人的理想与现实的无奈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诗人虽卧病在床,但心中依然渴望报效国家的情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深刻,既抒发了对时局的感慨,也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展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精神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摇落巫山暮:描绘了傍晚时分,巫山的落叶情景,暗示生命的无常与凄凉。
  2. 寒江东北流:寒冷的江水流向东北,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萧瑟。
  3. 烟尘多战鼓:战乱中的苦难,烟尘弥漫,战斗声此起彼伏。
  4. 风浪少行舟:在这样的环境中,行舟者却少,表现了人们的恐惧与无奈。
  5. 鹅费羲之墨:提到王羲之的墨,表明文化的追求。
  6. 貂馀季子裘:季布的貂皮大衣,反映了物质的奢华与个人的孤独感。
  7. 长怀报明主:表达了对国家和明主的忠诚。
  8. 卧病复高秋:尽管身处病痛之中,依然向往美好的未来。

修辞手法:

  • 对比:如“烟尘多战鼓,风浪少行舟”,展现了战乱与人们生活困境的对比。
  • 意象:巫山、寒江、鹅毛、貂皮等意象承载了丰富的情感与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杜甫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明主的忠诚,体现了他作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与情感的真实流露。

意象分析

  • 巫山:象征美丽与忧伤,传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 寒江:象征孤独与凄凉,表现了诗人在动乱中的心境。
  • 烟尘:象征战乱与苦难,折射出社会的动荡不安。
  • 鹅毛与貂皮:象征文化追求与物质享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巫山”象征着什么?

    • A. 美丽
    • B. 忧伤
    • C. 以上皆是
    • D. 富饶
  2. 诗中“烟尘多战鼓”意指什么?

    • A. 农田丰收
    • B. 战乱频繁
    • C. 和平安宁
    • D. 诗人享乐
  3. “长怀报明主”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对国家的忠诚
    • B. 对个人的失落
    • C. 对朋友的思念
    •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同样反映了杜甫对国家破败的忧虑与思考。
  • 《兵车行》:描绘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与哀愁。

诗词对比:

  • 《春望》 vs 《摇落》:两首诗均表现了杜甫对国家的忧虑,但《春望》更集中于战乱带来的破坏,而《摇落》则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了个人的孤独与对国家的忠诚。

参考资料

  • 《杜甫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文学史》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汝州陆中丞席喜张从事至同赋十韵 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 春集越州皇甫秀才山亭 游韦七洞庭别业 石淙(一作五淙十首) 渭上思归 长安旅情 商州客舍 叹命 下第东南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世弟兄 奎垣 石字旁的字 耳刀旁的字 熙熙壤壤 远垂不朽 眼疾手快 踣顿 呼天钥地 捐开头的成语 龍字旁的字 不失时机 平公立 而字旁的字 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覆爱 财开头的成语 馬字旁的字 包含辬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