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子瞻凌虚台》

时间: 2025-04-26 10:24:48

诗句

弃我谓我远,求我谓我还。

我一尔则二,视此台上山。

山高上干天,独不照我颜。

无乃我自蔽,谁谓山则悭。

远望不见趾,近视不得鬟。

山实未始变,任子自择删。

北风吹南崖,山上秋叶斑。

道远又寒苦,皴裂辞难攀。

晴空卷朝云,照夜霜月弯。

强尔登此台,免尔超阓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4:48

次韵子瞻凌虚台

作者:苏辙 〔宋代〕

原文展示

弃我谓我远,求我谓我还。
我一尔则二,视此台上山。
山高上干天,独不照我颜。
无乃我自蔽,谁谓山则悭。
远望不见趾,近视不得鬟。
山实未始变,任子自择删。
北风吹南崖,山上秋叶斑。
道远又寒苦,皴裂辞难攀。
晴空卷朝云,照夜霜月弯。
强尔登此台,免尔超阓阛。

白话文翻译

抛弃我,认为我远离;寻找我,却又希望我回来。我一旦来,就有二;我在这台上看山。山高入云端,独独不照我的容颜。难道是我自己遮蔽,谁说这山太吝啬?远望看不到脚趾,近看也摸不着头发。山其实从未改变,任由你自己选择。北风吹过南崖,山上秋叶斑驳。道路遥远又寒冷,皴裂的手难以攀登。晴空卷起朝云,照亮夜里的霜月弯。强行登上这个台,你就能超越阔阛。

注释

  • :你。
  • :则是,表示推断。
  • :吝啬,不舍得。
  • :脚趾,此处指远方看不到的地方。
  • :头发,此处指近距离看不到的地方。

典故解析

本诗以“凌虚台”为背景,是诗人在对自然景观的感悟中,反思自我内心的状态与人际关系。诗中提到的“北风”、“秋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与兄苏轼齐名。苏辙在诗词方面造诣深厚,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辙与友人登台游玩时,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思考,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个人的情感状态。

诗歌鉴赏

《次韵子瞻凌虚台》是一首意境深远的诗作,苏辙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开篇两句“弃我谓我远,求我谓我还”,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既有一种被抛弃的失落感,也有一种被期望的期待感,体现出诗人对友情的复杂情感。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山的高度与自身的渺小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自我存在的反思。

诗中“山高上干天,独不照我颜”一句,表现了诗人对外界的无奈与对自我的质疑。山虽高,却无法映照出自己的容颜,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疏离感。接着,诗人借用“北风吹南崖,山上秋叶斑”描摹了秋天的萧瑟与生命的无常,给人以寒意,也引发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示了苏辙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弃我谓我远,求我谓我还:表达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感受,既被抛弃,也被期待。
    • 我一尔则二,视此台上山:强调自我存在的复杂性。
    • 山高上干天,独不照我颜:对自我存在的质疑。
    • 无乃我自蔽,谁谓山则悭:反思自身对世界的遮蔽。
    • 远望不见趾,近视不得鬟:形象地表现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 山实未始变,任子自择删:即使环境不变,内心的选择仍在。
    • 北风吹南崖,山上秋叶斑:营造出秋天的意境,象征生命的短暂。
    • 道远又寒苦,皴裂辞难攀:表达旅途的艰辛与内心的孤独。
    • 晴空卷朝云,照夜霜月弯:展现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光辉。
    • 强尔登此台,免尔超阓阛:鼓励人们面对困难,勇敢攀登。
  •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用“山”与“台”比喻人生的高峰与挑战。
    • 拟人:将自然元素赋予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友情的渴望,反映出一种孤独而又奋发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象征人生的高峰和挑战。
  • 北风:象征困难和挑战。
  • 秋叶:象征生命的无常与短暂。
  • :象征观察和思考的高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弃我谓我远”中的“弃”字意为?

    • A. 选择
    • B. 抛弃
    • C. 依赖
    • 答案:B
  2. “山高上干天”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自豪
    • B. 无奈
    • C. 期待
    •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北风”象征什么?

    • A. 温暖
    • B. 机遇
    • C. 困难
    •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同样描写高处的孤独感,反映人生的酸楚与悲凉。
  • 李白《早发白帝城》:通过自然景观传达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解析》
  • 《苏辙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其十一 鹧鸪天 登京口北固楼 鹧鸪天 暮春初夏作 鹧鸪天·答寂园见赠之作 鹧鸪天·楚楚吾家千里驹 鹧鸪天 鹧鸪天 题应山县城内渡蚁桥桥东东数步法兴寺即二宋读书处 鹧鸪天 其二 赠词 鹧鸪天(剪彩花送珍省试) 鹧鸪天(县有花名日日红,高仲坚席间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包含驮的词语有哪些 罪错 閠字旁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远过 昼修夜短 尸字头的字 浮想联翩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彑字旁的字 包含眴的词语有哪些 醉眼朦胧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立身行己 开门受徒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韦字旁的字 食字旁的字 孤形只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