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湖桥》

时间: 2025-05-02 21:50:06

诗句

湖南堂宇深,湖北林亭远。

不作过湖桥,两处那相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50:06

原文展示:

湖南堂宇深,湖北林亭远。不作过湖桥,两处那相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湖南和湖北之间的景象:湖南的建筑深藏在树林中,而湖北的亭子则显得遥远。如果不经过湖上的桥,那这两个地方就无法相见。

注释:

  • 湖南:指湖南省,地形复杂,山水相映。
  • 湖北:指湖北省,因湖泊众多而得名。
  • 堂宇:指房屋和建筑。
  • 林亭:指森林中的凉亭,通常是供人休憩的地方。
  • 过湖桥:指跨越湖泊的桥梁,连接两个地方。
  • 两处:指湖南和湖北两个地方。
  • 相见:见面、相遇。

典故解析:

这里没有特定的典故,但“湖桥”作为一种交通工具,象征着人们的交流与联系。诗中通过对比湖南与湖北的景象,表达了地理上的距离感与人际关系的疏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庵,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苏轼的弟弟。他在文学上与兄长苏轼齐名,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擅长诗、文、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辙晚年,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相聚的渴望。诗中蕴含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同时也流露出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湖桥》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湖南和湖北两个地方之间的遥远距离,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反思。诗的开篇“湖南堂宇深”即通过景色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湖边的建筑隐藏在树木间,似乎在与外界保持着一种距离。接下来的“湖北林亭远”则将视线移向远方,展现出湖北的亭子显得更加遥远,形成了一个空间的对比。

“不作过湖桥”一句中,诗人巧妙地引入了桥的意象,桥不仅是物理的连接,也是情感的纽带。若没有桥的存在,湖南与湖北之间便如同两个孤立的世界,互不相见。最后一句“两处那相见”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人与人之间因距离而生的无奈和惆怅。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人使用了对比和意象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有景色的描绘,也有情感的升华,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湖南堂宇深:描绘湖南的建筑隐秘在深林中的画面,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 湖北林亭远:湖北的亭子显得遥远,形成一种距离感。
  • 不作过湖桥:如果没有跨越湖泊的桥,就无法到达对岸。
  • 两处那相见:两地之间无法相见,表达了对分离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湖南和湖北的对比,强调了空间上的距离。
  • 意象:湖桥作为连接的象征,代表着人际关系的纽带。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由于地理和情感的距离而产生的隔阂,表达了对友谊的渴望和思念。

意象分析:

  • 湖南:象征隐秘与深邃。
  • 湖北:象征遥远与渴望。
  • 湖桥:象征连接与分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个省份是?

    • A. 四川和云南
    • B. 湖南和湖北
    • C. 安徽和江西
  2. 诗中“湖桥”象征着什么?

    • A. 交通工具
    • B. 人际关系的联系
    • C. 自然景观
  3. 诗人通过哪些手法表现了距离感?

    • A. 对比
    • B. 拟人
    • C. 排比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 《江雪》 - 柳宗元

诗词对比:

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但苏辙的《湖桥》更加侧重于地理上的隔阂,而苏轼则通过明月传达了更为广泛的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诗词评论与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答惠牡丹 瑞鹤仙 其二 寿宋倅七月二十三日 简竹外 丫头岩 寄生虫饷银茄不敢送场屋士 送别薛丞 春日杂兴 书客星阁 醉歌 次韵黎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包含纡的词语有哪些 捉风捕月 里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包含现的成语 旡字旁的字 随圆就方 讹简 阿嗜 一心同体 瓦字旁的字 研味 厂字头的字 窃时肆暴 估市 揽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