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2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7:14
夕阳楼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这首诗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景象,花明柳暗间让人感到忧愁,登上重重叠叠的城楼又向高处攀登。想要问那孤独的鸿雁飞向何方,却又不知自己的身世何在,心中感到无尽的惆怅。
“孤鸿”在古诗中常用来表达孤独和思乡之情,鸿雁的迁徙常被用作象征离别和思念的意象。诗中提到的“夕阳”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引发人们对生命和归属的思考。
作者介绍:李商隐是唐代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其诗风以细腻、含蓄著称,常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他生于动荡的时代,个人经历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晚期,正值国家动荡、政治腐败之时,诗人常常在诗中流露出对人生、孤独与归属的思考,反映了社会环境对个人情感的影响。
李商隐的《夕阳楼》通过简单的自然景象,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孤独及归属的思考。开头“花明柳暗绕天愁”以花与柳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忧伤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接着“上尽重城更上楼”显示出他不满足于眼前的境况,渴望更高的追求与理解,然而在追寻的过程中又遭遇到了孤独的境地。
“欲问孤鸿向何处”一句,更是通过孤鸿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疑惑与无奈。鸿雁的飞翔象征着远方与归属,而“身世自悠悠”的结尾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惆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结合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生命的无常与对归属感的追求,情感深邃而富有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孤独、人生的无常以及对归属感的渴望,展现了李商隐深邃的哲理思考与情感表达。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孤鸿”象征什么?
“上尽重城更上楼”中,诗人希望达到什么?
诗中“身世自悠悠”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商隐与王维的作品均描绘了自然景象,但李商隐更侧重于情感的复杂性和内心的忧愁,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自然美。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各自的个性与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