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麦穗两岐》

时间: 2025-05-02 01:25:49

诗句

圣虑忧千亩,嘉苗荐两岐。

如云方表盛,成穗忽标奇。

瑞露纵横滴,祥风左右吹。

讴歌连上苑,化日遍平陂。

史册书堪重,丹青画更宜。

愿依连理树,俱作万年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25:49

原文展示:

圣虑忧千亩,嘉苗荐两岐。如云方表盛,成穗忽标奇。瑞露纵横滴,祥风左右吹。讴歌连上苑,化日遍平陂。史册书堪重,丹青画更宜。愿依连理树,俱作万年枝。

白话文翻译:

皇帝忧心于千亩田地,嘉美的禾苗呈现出双穗的奇观。如同云彩般繁盛,成熟的麦穗突然显得格外奇特。吉祥的露水纵横滴落,祥和的风从左右吹拂。歌声在上苑中连绵不断,教化的阳光遍布平坦的坡地。历史记载值得重视,绘画则更加适宜表达。愿我们依附于连理树,共同成为万年的枝条。

注释:

  • 圣虑:指皇帝的忧虑。
  • 嘉苗:美好的禾苗。
  • 荐两岐:指禾苗长出双穗,古代视为吉祥之兆。
  • 如云方表盛:形容禾苗茂盛如云。
  • 成穗忽标奇:成熟的麦穗突然显得奇特。
  • 瑞露:吉祥的露水。
  • 祥风:祥和的风。
  • 讴歌:歌唱。
  • 上苑:皇家园林。
  • 化日:教化的阳光。
  • 平陂:平坦的坡地。
  • 史册书堪重:历史记载值得重视。
  • 丹青画更宜:绘画更适合表达。
  • 连理树:比喻恩爱夫妻或忠贞不渝的爱情。
  • 万年枝:比喻长久不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畋,唐代文学家、政治家,曾任宰相。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此诗可能是在观察到麦田中出现双穗的吉祥现象后,借以表达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安康的祝愿。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背景可能是在郑畋观察到农田中出现双穗的罕见现象后,认为这是国家繁荣和人民安康的吉兆,因此作诗以表达对国家的祝愿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麦田中出现双穗的吉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安康的深切祝愿。诗中“嘉苗荐两岐”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而“如云方表盛,成穗忽标奇”则进一步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麦田的繁盛和双穗的奇特。后文通过“瑞露纵横滴,祥风左右吹”等句,以自然界的吉祥现象象征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最后两句“愿依连理树,俱作万年枝”,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美好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唐代颂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圣虑忧千亩”:皇帝忧心于千亩田地,表达了皇帝对农业生产的关心。
  2. “嘉苗荐两岐”:美好的禾苗呈现出双穗的奇观,古代视为吉祥之兆。
  3. “如云方表盛”:形容禾苗茂盛如云,表达了丰收的景象。
  4. “成穗忽标奇”:成熟的麦穗突然显得格外奇特,强调了双穗的罕见和吉祥。
  5. “瑞露纵横滴”:吉祥的露水纵横滴落,象征着自然的恩赐和国家的繁荣。
  6. “祥风左右吹”:祥和的风从左右吹拂,象征着国家的和平与安宁。
  7. “讴歌连上苑”:歌声在上苑中连绵不断,表达了人民的欢乐和国家的繁荣。
  8. “化日遍平陂”:教化的阳光遍布平坦的坡地,象征着国家的教化和人民的幸福。
  9. “史册书堪重”:历史记载值得重视,强调了历史的传承和国家的重视。
  10. “丹青画更宜”:绘画更适合表达,强调了艺术的表现力。
  11. “愿依连理树”:愿我们依附于连理树,比喻恩爱夫妻或忠贞不渝的爱情。
  12. “俱作万年枝”:共同成为万年的枝条,表达了长久不衰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如云方表盛”将禾苗的茂盛比喻为云彩。
  • 拟人:如“瑞露纵横滴”将露水拟人化,赋予其动作。
  • 对仗:如“瑞露纵横滴,祥风左右吹”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通过描绘麦田中出现双穗的吉祥景象,表达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安康的祝愿。诗中通过自然界的吉祥现象象征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最后通过“愿依连理树,俱作万年枝”表达了作者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美好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嘉苗:美好的禾苗,象征着丰收和吉祥。
  • 两岐:双穗,古代视为吉祥之兆,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 瑞露:吉祥的露水,象征着自然的恩赐和国家的繁荣。
  • 祥风:祥和的风,象征着国家的和平与安宁。
  • 连理树:比喻恩爱夫妻或忠贞不渝的爱情,象征着长久不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嘉苗荐两岐”中的“两岐”指的是什么? A. 双穗 B. 双叶 C. 双花 D. 双果

  2. 诗中“如云方表盛”用来形容什么? A. 云彩 B. 禾苗 C. 麦穗 D. 露水

  3. 诗中“愿依连理树”中的“连理树”比喻什么? A. 恩爱夫妻 B. 忠贞不渝的爱情 C. 长久不衰 D. 以上都是

答案:

  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的宁静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郑畋的《麦穗两岐》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但《麦穗两岐》更多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祝愿,而《春望》则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唐代所有诗人的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诗三百首》:精选了唐代三百首著名诗作,是了解唐代诗歌的经典读本。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李白 曲江二首 羌村三首·其三 梦李白二首·其二 赠卫八处士 月夜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绝句二首 登岳阳楼 江南逢李龟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馬字旁的字 一文如命 广字头的字 窈窈 食字旁的字 薄暮冥冥 綦会 批复 革字旁的字 目见耳闻 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反面教材 行不顾言 兼烛 用户界面 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