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4:12
原文展示:
晋师纳天王,大义白日披。尹固附孽子,奉籍奔蛮夷。道逢周郊妇,三岁尔大期。三年尹固死,妇言如著龟。
白话文翻译:
晋国的军队接纳了天子,正义如同白日般昭彰。尹固依附于罪恶的孽子,带着典籍逃往蛮夷之地。在路上遇到了周朝郊外的妇女,她预言三年后尹固将死。三年后尹固果然死去,妇女的预言如同占卜般准确。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1370),元代著名诗人,字廉夫,号铁崖,浙江绍兴人。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善于运用古体诗的形式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览古四十二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正义和道德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对晋国接纳天子和尹固依附孽子的历史事件的描述,强调了正义和道德的重要性。诗中通过周郊妇的预言,展示了预言的准确性和人们对预言的信任,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晋国接纳天子和尹固依附孽子的历史事件的描述,展现了正义与邪恶的对比。诗中“大义白日披”一句,用白日比喻正义的昭彰,形象生动。尹固的行为被视为附庸邪恶,而周郊妇的预言则显示了人们对正义的期待和对预言的信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传达了对正义和道德的追求,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强调了正义和道德的重要性,展现了正义与邪恶的对比,传达了对正义和道德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大义白日披”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尹固的行为在诗中被视为: A. 正义 B. 邪恶 C. 中立 D. 无知
周郊妇的预言在诗中显示了什么? A. 人们对正义的期待 B. 人们对邪恶的恐惧 C. 人们对预言的怀疑 D. 人们对预言的忽视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