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1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18:39
浣溪沙(春深)
作者: 赵长卿 〔宋代〕
寒食风霜最可人。
梨花榆火一时新。
心头眼底总宜春。
薄暮归吟芳草路,
落红深处鹧鸪声。
东风疏雨唤愁生。
在寒食节的风霜中,最令人心醉。
梨花和榆树的新花一同绽放。
心中和眼底总是春意盎然。
傍晚时分,我沿着芳草小路吟唱,
在落红深处,听到鹧鸪的鸣叫。
东风带着细雨,唤起了我的愁绪。
作者介绍:
赵长卿,宋代词人,以清丽婉约的风格著称。他的诗词常常描绘自然景色,抒发情感,富有清新脱俗的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春天,正值寒食节,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和作者内心的情感。寒食节期间,春天的气息愈加浓厚,作者借此节日抒发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浣溪沙(春深)》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春天的独特魅力。开篇以“寒食风霜最可人”引入,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寒食节的感怀,风霜的意象使得作品显得更加清新自然。
接着,词人描绘了梨花与榆树新花的盛开,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梨花的洁白和榆火的鲜艳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春天的多彩与美丽。而“心头眼底总宜春”则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愉悦与对春天的热爱,仿佛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春的气息。
在薄暮时分,词人沿着芳草路归吟,画面宁静而柔美,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情境。落红与鹧鸪声的结合,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温柔与惆怅,给人以无限遐想。而最后一句“东风疏雨唤愁生”则把情感推向高潮,春风细雨中虽带来愁绪,但也正是这种愁绪让人更深刻地体验到春之美。
整首词在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春天的多重面貌,既有欢愉又有惆怅,塑造出一种独特的春天氛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春天的美景与内心愁绪展开,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命运中的思考,传达了在美好与惆怅之间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寒食风霜”中“寒食”指的是哪个节日?
诗中“梨花榆火一时新”表达了什么意象?
诗句“东风疏雨唤愁生”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