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6:52
原文展示: 挽李泰发参政三首 其三 曾几 〔宋代〕 道义曾无间,因依遂有连。 旋闻新雨露,亟返旧林泉。 父老门庭下,儿孙几杖前。 不令成此段,泣涕问苍天。
白话文翻译: 在道义上从未间断,因为依附而有了联系。 不久前听闻新的恩泽,很快又回到了旧时的林泉。 在父老乡亲的门庭下,儿孙们在几杖前。 不能让这段关系成就,只能含泪问苍天。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1084-1166),字子固,号茶山居士,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尤以五言诗见长。这首诗是曾几为挽悼李泰发参政而作,表达了对李泰发的敬重和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李泰发参政去世后所作,曾几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李泰发的怀念和对时局的感慨。诗中提到的“新雨露”和“旧林泉”反映了李泰发在政治上的起伏和归隐的愿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李泰发参政的挽悼,展现了诗人对其道义和人品的敬重。诗中“道义曾无间”一句,强调了李泰发在道德和正义上的坚持,而“因依遂有连”则表达了诗人与其在精神上的联系。后两句“旋闻新雨露,亟返旧林泉”描绘了李泰发在政治上的变迁和归隐的愿望,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普遍心态。结尾的“不令成此段,泣涕问苍天”则抒发了诗人对李泰发不幸遭遇的悲愤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李泰发的挽悼,折射出诗人对时局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李泰发参政的挽悼,表达了对道义和人品的敬重,以及对时局的深刻思考。诗中反映了士人在政治变迁中的无奈和归隐的愿望,以及对不幸遭遇的悲愤和无奈。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新雨露”比喻什么? A. 新的恩泽或好处 B. 新的政治局势 C. 新的朋友 D. 新的生活环境
诗中“旧林泉”比喻什么? A. 旧时的隐居之地 B. 旧时的朋友 C. 旧时的政治局势 D. 旧时的生活环境
诗的结尾“不令成此段,泣涕问苍天”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D. 悲愤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