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挽李泰发参政三首》

时间: 2025-05-01 14:28:39

诗句

公昔遭前政,忠精不少衰。

立谈廷争地,上疏里居时。

意气南山在,名声北斗垂。

心知不亡者,送往得无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28:39

原文展示:

挽李泰发参政三首 曾几 〔宋代〕

公昔遭前政,忠精不少衰。 立谈廷争地,上疏里居时。 意气南山在,名声北斗垂。 心知不亡者,送往得无悲。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您过去在朝中遭遇前政的困境,但忠诚和热情从未减少。在朝廷上直言争辩,在家中也不忘上疏表达意见。您的意气如同南山一样稳固,名声如同北斗一样高悬。心中明白那些不朽的事物,面对您的离去怎能不感到悲伤。

注释: 字词注释:

  • 公昔:您过去。
  • 遭前政:遭遇前朝的政治困境。
  • 忠精:忠诚和热情。
  • 不少衰:没有减少。
  • 立谈廷争地:在朝廷上直言争辩。
  • 上疏里居时:在家中也不忘上疏表达意见。
  • 意气南山在:意气如同南山一样稳固。
  • 名声北斗垂:名声如同北斗一样高悬。
  • 心知不亡者:心中明白那些不朽的事物。
  • 送往得无悲:面对离去怎能不感到悲伤。

典故解析:

  • 南山:比喻稳固不移。
  • 北斗:比喻高悬不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1084-1166),字子固,号梅山,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是曾几为挽悼李泰发参政而作,表达了对李泰发忠诚和名声的敬仰,以及对其离去的悲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李泰发参政去世后所作,曾几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李泰发的敬仰和对其离去的悲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李泰发参政的忠诚和名声的赞美,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其离去的悲痛。诗中“意气南山在,名声北斗垂”一句,用南山和北斗的稳固和高悬,形象地描绘了李泰发的意气和名声,展现了他的不朽形象。最后两句“心知不亡者,送往得无悲”,则表达了曾几对李泰发的深切哀悼和对其精神不朽的肯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公昔遭前政,忠精不少衰:您过去在朝中遭遇前政的困境,但忠诚和热情从未减少。
  • 立谈廷争地,上疏里居时:在朝廷上直言争辩,在家中也不忘上疏表达意见。
  • 意气南山在,名声北斗垂:您的意气如同南山一样稳固,名声如同北斗一样高悬。
  • 心知不亡者,送往得无悲:心中明白那些不朽的事物,面对您的离去怎能不感到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南山和北斗比喻李泰发的意气和名声,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意气南山在,名声北斗垂”,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李泰发参政的忠诚和名声的赞美,以及对其离去的悲痛。通过比喻和对仗等修辞手法,展现了李泰发的不朽形象,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哀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山:稳固不移的象征。
  • 北斗:高悬不坠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意气南山在”中的“南山”比喻什么? A. 稳固不移 B. 高悬不坠 C. 忠诚热情 D. 名声显赫

  2. 诗中“名声北斗垂”中的“北斗”比喻什么? A. 稳固不移 B. 高悬不坠 C. 忠诚热情 D. 名声显赫

  3. 诗的最后两句“心知不亡者,送往得无悲”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敬仰 B. 悲痛 C. 赞美 D. 哀悼

答案: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曾几的其他挽诗,如《挽张丞相》等,可以了解曾几对其他人物的挽悼之情。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蜀相》对比,两者都是对历史人物的挽悼,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其功绩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曾几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风和创作背景。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反义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江仙 柬友 临江仙·欣遇月圆先两日 临江仙 山矾 临江仙 白菜红萝卜。梅痴作此,令人有馋坡之想,因忆上京情事,牵缀身世,戏为小词 临江仙 临江仙十四首 其十四 临江仙·夜饮不知更漏永 临江仙 其二 临江仙(席上赠张建康) 临江仙 次解东庵学士咏梅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谣诼诬谤 至字旁的字 包含迷的词语有哪些 謍嗃 包含营的成语 魚字旁的字 食字旁的字 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工字旁的字 神色不惊 谦执 行字旁的字 反裘负刍 抠心挖血 神往神来 花水 运筹出奇 秦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