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湖山杂赋》

时间: 2025-04-28 22:43:27

诗句

不到梅山二十霜,望中常似隔他乡。

一杯甖粟纱灯下,最忆初寒宿上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43:27

原文展示:

不到梅山二十霜,望中常似隔他乡。一杯甖粟纱灯下,最忆初寒宿上方。

白话文翻译:

距离梅山已经有二十个霜降的时节,遥望之下总觉得像是身处他乡。灯下品着一杯米酒,最让我怀念的,是那初冬寒夜在上方的宿处。

注释:

  • 梅山:指的是梅山,可能是指梅花盛开的地方,具有象征意义。
  • 二十霜:二十个霜降,表示经历了二十个寒冷的时节。
  • 甖粟:指的是米酒,甖是容器,粟是谷物,这里指米。
  • 纱灯:用纱布罩住的灯具,营造出柔和的光线。
  • 宿上方:指的是在高处的居所,可能是指诗人曾经居住的地方。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没有明显引用的历史典故,但“梅山”象征着孤独与思乡,反映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作品以豪放、激昂见长,尤其以爱国诗著称。
  • 创作背景: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诗中多有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历史的反思,此时他可能身处异乡,感受到深深的孤独与思念。

诗歌鉴赏: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开头两句提到时光的流逝,通过“二十霜”强调了时间的漫长和思念的深切,表达了对梅山的怀念。后两句则通过一杯米酒和柔和的灯光,描绘出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夜晚,抒发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寒夜宿处的思考。整体而言,诗中蕴含着时间的流逝以及对故乡的情感,展现出浓浓的乡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不到梅山二十霜”:诗人虽未亲近梅山,但经历了二十个霜降,暗示对梅山的渴望。
    • “望中常似隔他乡”:作者在外地遥望梅山,产生隔离之感,表达孤独。
    • “一杯甖粟纱灯下”:在温暖的灯光下,饮酒解愁,体现生活的平淡与思考。
    • “最忆初寒宿上方”:回忆起初冬的夜晚,寄托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温暖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时光与空间的对比,衬托思乡之情。
    • 意象:梅山、霜、灯光、酒等意象交织,营造出浓厚的情感氛围。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表现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出即使身处异乡,内心依然寄托着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 梅山:象征着故乡,是思念与归属的象征。
  • :象征着寒冷与孤独,反映出诗人的心境。
  • 灯光:代表温暖与希望,使人回忆起美好的时光。
  • 米酒:象征着闲适的生活,但也暗示着孤独的饮酒情景。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梅山”象征什么?
      • A. 孤独
      • B. 思乡
      • C. 友谊
    2. “二十霜”指的是?
      • A. 二十年
      • B. 二十个寒冷的时节
      • C. 二十个夏天
    3. 诗人在哪个季节饮酒?
      • A. 春天
      • B. 夏天
      • C. 冬天
  • 答案:1.B 2.B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诗词对比: 比较陆游的《湖山杂赋》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达了对孤独的感受与对酒的依赖,但陆游更注重于对故乡的思念,而李白则更强调对自由与自然的追求。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选注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即目 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 天涯 和人题真娘墓(真娘吴中乐妓墓在虎丘山下寺中) 镜槛 城外 自喜 寄和水部马郎中题兴德驿时昭义已平 陈后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每常间 包含謇的词语有哪些 吹影镂尘 偷长 手字旁的字 避世墙东 籍誉 斤字旁的字 密箐 纳新吐故 巾字旁的字 天南地北 轻险 玉字旁的字 移形换步 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玄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