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7:45
地宽楼已迥,人更迥于楼。
细意经春物,伤酲属暮愁。
望赊殊易断,恨久欲难收。
大势真无利,多情岂自由。
空园兼树废,败港拥花流。
书去青枫驿,鸿归杜若洲。
单栖应分定,辞疾索谁忧。
更替林鸦恨,惊频去不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站在高楼上,俯瞰广阔的天地,感到自己的渺小与孤独。春天的细微变化让人感伤,酩酊的情绪又让人陷入了傍晚的愁苦之中。远望时,虽然容易断绝对过去的思念,但长久的怨恨却难以释怀。人生的无常与无利,情感的缠绵与难以自拔,让人痛苦不已。空旷的园子里树木凋零,衰败的港口中花朵飘零。书信已寄往青枫驿,而鸿雁则飞回杜若洲。孤独的栖息让人难以分离,辞别的痛苦又让谁来关心?林中的乌鸦频繁地鸣叫,更替的哀怨让我无法安宁。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的诗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而著称,擅长用典,常描绘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现实。
《即目》创作于李商隐晚年之际,诗中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他对当时政治动荡和个人情感纠葛的深刻体悟。
《即目》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整首诗通过高楼远眺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渺小感。诗的开头“地宽楼已迥,人更迥于楼”便设定了这种情感的基调,表达了人相较于广阔天地的渺小与孤独。接下来的“细意经春物,伤酲属暮愁”,则通过春物的细腻变化映射出内心的愁苦与醉意,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诗中多次提及“恨”、“愁”等情感,表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复杂感受。尤其是“多情岂自由”,道出了多情带来的痛苦与束缚,令人深思。在空园凋零的意象中,诗人又表现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失落。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有对美好事物失去的哀伤,展现了李商隐作为诗人的深邃思考和独特风格。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情感纠葛的思考,揭示了多情带来的痛苦与人生的孤独感,展现了李商隐对人性与情感的深刻理解。
高楼象征着人对自身渺小的认知,春物的细腻则反映了对生命变化的敏感,空园则象征着失去的美好与孤独,而鸿雁和乌鸦则反映出对归属的渴望和内心的不安。
《即目》的作者是?
A. 杜甫
B. 李白
C. 李商隐
D. 白居易
“人更迥于楼”这句的意思是?
A. 人比楼更高
B. 人比楼更孤独
C. 人比楼更美
D. 人比楼更小
诗中提到的“青枫驿”象征什么?
A. 快乐
B. 归属
C. 离别
D. 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