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8:07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仅六岁的幼女,她对事物的理解尚浅,不知道什么是聪明,什么是笨拙。夜晚,她在堂前,模仿成年人向新月行礼。
施肩吾(约742年-约812年),唐代诗人,字承恩,号肩吾,生于桐庐。施肩吾以其清新婉丽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涉及儿童、家庭以及自然等题材。
《幼女词》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稳定、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幼女的天真无邪,反映出对纯真童年的珍视,以及对传统礼仪的重视。
《幼女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浓厚的童趣和纯真。诗中描绘的幼女虽然年幼,却已对周遭的事物表现出好奇与模仿的行为。她向新月行礼,显示出对自然的敬仰与对传统礼仪的遵循。这种行为不仅展现了儿童的天真无邪,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月亮的崇拜,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的结构简洁而富有韵味,短短两联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尤其是“学人拜新月”一句,既展示了幼女的模仿行为,又蕴藏了对礼仪和文化的传承。在这简单的动作中,诗人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纯真年代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儿童画卷,更是一首饱含哲理的童谣,强调了童年纯真与对自然的敬畏,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简单。
诗歌通过幼女的视角,描绘出一种对自然的敬仰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现了对童年纯真的珍视与怀念。
幼女的年龄是多少岁?
幼女在夜晚做了什么?
诗中“巧与拙”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