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幼女词》

时间: 2025-05-07 07:18:07

诗句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8:07

原文展示: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仅六岁的幼女,她对事物的理解尚浅,不知道什么是聪明,什么是笨拙。夜晚,她在堂前,模仿成年人向新月行礼。

注释:

  • 幼女:指年幼的女孩,这里指的是六岁的女孩。
  • :表示刚刚,数量词,这里指年龄。
  • 巧与拙:聪明与愚笨的对比。
  • 向夜:傍晚或夜晚的意思。
  • 堂前:指家里的前院或厅堂前面。
  • 学人:指模仿大人或成年人的行为。
  • 拜新月:向新月行礼,表示一种敬意或仪式感。

典故解析:

  • 新月:在古代文化中,月亮常常被视为美的象征,尤其是新月,寓意着新的开始与希望。拜月的习俗在中国古代就有,常与祭祀、祈愿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肩吾(约742年-约812年),唐代诗人,字承恩,号肩吾,生于桐庐。施肩吾以其清新婉丽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涉及儿童、家庭以及自然等题材。

创作背景:

《幼女词》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稳定、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幼女的天真无邪,反映出对纯真童年的珍视,以及对传统礼仪的重视。

诗歌鉴赏:

《幼女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浓厚的童趣和纯真。诗中描绘的幼女虽然年幼,却已对周遭的事物表现出好奇与模仿的行为。她向新月行礼,显示出对自然的敬仰与对传统礼仪的遵循。这种行为不仅展现了儿童的天真无邪,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月亮的崇拜,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的结构简洁而富有韵味,短短两联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尤其是“学人拜新月”一句,既展示了幼女的模仿行为,又蕴藏了对礼仪和文化的传承。在这简单的动作中,诗人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纯真年代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儿童画卷,更是一首饱含哲理的童谣,强调了童年纯真与对自然的敬畏,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简单。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幼女才六岁:直接呈现幼女的年龄,强调她的天真与无知。
  • 未知巧与拙:表明她对聪明与愚笨的无知,暗示她的纯真。
  • 向夜在堂前:描绘出夜晚的场景,增加了诗的意境。
  • 学人拜新月:体现了幼女模仿大人行礼的可爱,寄托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强调幼女的无知与天真。
  • 拟人:将新月拟人化,赋予其神秘感,提高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幼女的视角,描绘出一种对自然的敬仰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现了对童年纯真的珍视与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幼女:象征着纯真、无邪与希望。
  • 新月:代表着新的开始与美好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幼女的年龄是多少岁?

    • A. 五岁
    • B. 六岁
    • C. 七岁
    • D. 八岁
  2. 幼女在夜晚做了什么?

    • A. 玩耍
    • B. 唱歌
    • C. 拜新月
    • D. 睡觉
  3. 诗中“巧与拙”指的是什么?

    • A. 聪明与愚笨
    • B. 美与丑
    • C. 富与贫
    • D. 喜与怒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思考与情感。
  • 《春晓》孟浩然:描绘了自然之美,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施肩吾的《幼女词》与李白《静夜思》同样以简单的语言表达深厚的情感,但前者更侧重于童趣与纯真,后者则是对离乡之情的抒发。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与自然的独特感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传》

相关查询

蓦山溪·修行学道 蓦山溪 午发桃源,明日抵清河矣 蓦山溪 蓦山溪(少孙咏鲁直长沙旧词,因次韵) 蓦山溪·饭蔬饮水 蓦山溪 蓦山溪(初改官为慈闱寿) 蓦山溪 蓦山溪(有赠) 蓦山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卷甲束兵 折文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鸟字旁的字 凶名 包含勺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济的词语有哪些 发棠之请 货棚 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蟠委错絞 难割难分 天乐 务本力穑 又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必经之路 讥斥 包含硫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