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3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36:02
谁榜铃斋作面山,晦明终日卷帘看。赋成夜烛才销寸,衙退朝曦未半竿。柱渚孤吟愁旅雁,苏门双啸骇朱鸾。平生五裤何须咏,一借黄锺变谷寒。
谁在铃斋上榜名作面山,我整日卷帘观赏着晦暗与明亮。夜里写作,烛光下才熬到一寸,清晨离开衙门,天光还未升起到半杆。孤独地在柱子旁吟唱,愁苦如同远飞的雁,苏门的双声啸叫震惊了朱鸾。平生为五篇诗歌何必歌唱,一次借用黄钟就能变得如谷中寒冷。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孤独的心境和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开头用“谁榜铃斋作面山”引出诗人的身份和环境,接着描绘了他整日卷帘看书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孤独的生活状态。夜晚的创作与晨曦的到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时间的流逝在不经意间显得格外沉重。诗中通过“柱渚孤吟愁旅雁”来传达诗人的孤独与忧愁,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过往岁月的感慨。最后两句则反映了诗人的自我认知,认为平生所作的诗歌不必多言,或许一次成功的创作就足以传达心中的情感。整首诗在形式上严谨,对仗工整,情感表达细腻,体现了晁补之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艺术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孤独的感悟、对创作的追求及对生命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深刻的艺术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