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钱舜举写生五首·水仙兰》

时间: 2025-05-06 02:32:28

诗句

翩翩凌波仙,静挹君子德。

平生出处同,相知不易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2:28

题钱舜举写生五首·水仙兰

作者:陈深 〔宋代〕

原文展示

翩翩凌波仙,静挹君子德。
平生出处同,相知不易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如同仙人般翩翩起舞的水仙兰,静静地汲取着君子般的品德。诗人感慨道,虽然我们平生出自同一源头,但能彼此相知的却并不容易。

注释

字词注释

  • 翩翩:形容轻盈的样子,像是舞动的姿态。
  • 凌波:意指在水面上轻轻行走,常用来描绘仙人或美人的飘逸。
  • :意为汲取、吸取。
  • 君子:指品德高尚、操守正直的人。
  • 出处:出身、来历。
  • 相知:彼此了解、相互认识。

典故解析

“水仙兰”在古代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象征着君子的品德和气质。诗中用“君子德”来描述水仙兰,意在突出它的高雅与清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深,字子昂,号松隐,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书香世家,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文,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诗人借水仙兰的形象寄托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并表达了对志同道合之友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水仙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德的追求与向往。水仙兰不仅是自然之美的体现,更蕴含了君子之德的象征。诗人在“翩翩凌波仙”的开篇中描绘出了一种轻盈的仙姿,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仿佛置身于水边,感受到那份恬静与优雅。接下来的“静挹君子德”则将水仙兰的形象与君子的品德相结合,传达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情感。

诗的后两句“平生出处同,相知不易得”则更进一步表明了诗人与志同道合之人之间的珍贵关系。虽然出身相同,但能够彼此理解、相知却是难能可贵的。整首诗在抒情中透出淡淡的感伤,既有对美好品质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珍惜,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翩翩凌波仙:诗人用“翩翩”形容水仙兰的轻盈,给人一种仙气飘飘的感觉,仿佛它在水面上轻轻舞动。
  2. 静挹君子德:水仙兰静静地汲取君子的品德,表达了它的高贵与清雅。
  3. 平生出处同:两位志同道合者的出身背景相同,暗示了共同的理想与目标。
  4. 相知不易得:强调了能够彼此了解的缘分是多么珍贵与难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仙兰比作“仙”,突显其高洁的气质。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对称美。
  • 拟人:水仙兰被赋予了“汲取品德”的能力,使其形象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君子品德的赞美与对理想友谊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向往和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仙兰:象征高洁与美好品德,体现了自然美。
  • 君子:代表理想人格,强调品德的重要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翩翩”指的是什么样的状态? A. 沉重 B. 轻盈 C. 忧伤

  2. “静挹君子德”中“挹”的意思是? A. 排斥 B. 汲取 C. 传递

  3. 诗人认为相知的难得之处在哪里? A. 出身相同 B. 理解深刻 C. 共同努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较,陈深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对品德与友情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个人情感与抒情风格,两者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代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思旧赋 上汪内相 和宋永兄罢官还家途中见寄四绝 其三 和宋永兄罢官还家途中见寄四绝 和宋永兄罢官还家途中见寄四绝 次韵余子侯游石泉 一翦梅 晚自东湖携藉花归儿辈争插盆池香艳不歇亦供 卜算子(公赴召命道过延平,郡宴有歌妓,追诵旧事,即席赋此。) 和南安余宰题翠阴亭致爽轩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成千论万 油裙 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日重光 包含颡的词语有哪些 瓦字旁的字 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疋字旁的字 易箦之际 臣字旁的字 丨字旁的字 首尾狼狈 衣字旁的字 沉心静气 虫沙猿鹤 疗法 金卡 搓手顿足 包含冷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