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龟山寺晚望》

时间: 2025-05-04 10:43:39

诗句

四面湖光绝路岐,鸊鹈飞起暮钟时。

渔舟不用悬帆席,归去乘风插柳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3:39

原文展示:

四面湖光绝路岐,
鸊鹈飞起暮钟时。
渔舟不用悬帆席,
归去乘风插柳枝。

白话文翻译:

四周的湖面光辉灿烂,通往岐路的地方已被绝断,
在傍晚钟声响起时,鸊鹈(即鸬鹚)腾空而起。
渔舟上不必悬挂帆和席,
归航时只需借风插柳枝。

注释:

  • 湖光:湖面上的光辉,指湖水的波光粼粼。
  • 绝路岐:形容道路的断绝,岐路即分岔的路。
  • 鸊鹈:一种水鸟,常在湖面上活动,象征着自然的生机。
  • 暮钟时:傍晚时分,寺院敲响钟声,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悬帆席:悬挂帆布和席子,用于渔舟的航行。
  • 插柳枝:用柳枝作桨,象征归家的心情轻松自在。

典故解析:

此诗描绘了龟山寺的晚景,结合了自然与人文的意境,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又自在的心境。诗中提到的鸊鹈和渔舟,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蠙,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作品多描绘山水和风景,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龟山寺,诗人可能在寺中游览,感受到湖光山色的美丽,借此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龟山寺晚望》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归属感的认同。首句“四面湖光绝路岐”便勾勒出了一幅湖光山色的画面,绝路岐的意象则引发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随着傍晚钟声的响起,鸊鹈飞起,显示出自然界的生动与诗人心境的激荡。渔舟的描写则带有一种归家的意味,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中自由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归去乘风插柳枝”不仅是对归家的描绘,也隐含着一种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自然的美丽,又有哲理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描绘了四面环湖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宁静的氛围。
  • 第二句:通过鸊鹈的飞起,增强了画面的动感,同时传达出一种时间的流逝。
  • 第三句:表现出渔舟在归航时的轻松状态,渔夫不需要展开帆席,显示出一种随意和自然的生活。
  • 最后一句:通过“乘风插柳枝”形象地表达了归家的轻松与自在,柳枝在古代也常常象征着柔情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湖光”比喻自然的美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 拟人:将鸊鹈的飞起赋予人的情感,表现出自然的灵动。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湖光山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归属感的向往,反映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湖光:象征着自然之美与生命的活力。
  • 鸊鹈:代表自然界的生动与自由。
  • 渔舟:象征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归属感。
  • 柳枝:寓意柔情与思念,古时人们常以柳作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绝路岐”指的是什么? A. 通往山顶的路
    B. 被阻断的道路
    C. 通往湖边的路
    D. 乡间小道

  2. “鸊鹈飞起暮钟时”中的“暮钟”指的是哪个时间? A. 清晨
    B. 中午
    C. 傍晚
    D. 夜晚

  3. 诗人对渔舟的描绘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自由和归属感
    C. 寂寞
    D. 厌倦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景,表达了隐居生活的乐趣,与张蠙的《龟山寺晚望》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更强调宁静的内心世界,而张蠙则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飞盖桥玩月 率饮亭二十绝 其十 如上人字月印诗 送汤半村西游 清平乐 寄斗全并州,晋中一别匆匆一年矣 春园杂诗(四首) 渡江云 昔年情绪 挽张方伯父 山中晨咏四章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局高蹐厚 包含婉的词语有哪些 羽字旁的字 苦言药,甘言疾 走之旁的字 和诗 支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先自隗始 皯黣 桃夭新妇 象轩 万年枝 人以群分 包含弃的成语 包含次的词语有哪些 南郭处士 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