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园杂诗(四首)》

时间: 2025-05-02 18:41:28

诗句

病来无力与春争,看尽花开草又生。

莫道东君不识面,旧红新绿也关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1:28

原文展示

春园杂诗(四首)

病来无力与春争,看尽花开草又生。
莫道东君不识面,旧红新绿也关情。

白话文翻译

生病时无力与春天争斗,眼看着花开草生。
不要说春天的主人(东君)不识人面,旧的红花和新的绿色也都关心着情感。

注释

字词注释

  • 病来:生病时。
  • 无力:没有力量。
  • 春争:与春天争斗,这里指的是人们在春天的生机面前感到无力。
  • 东君:春天的神祇,掌管春季的神明。
  • 识面:辨认面容,指对人的认知。
  • 旧红新绿:旧的红花和新的绿草,象征着春天的景象和生机。

典故解析

“东君”是古代春天的神明,代表春季的温暖与生机。该诗中提到的“东君”表明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类情感的关系,强调春天不仅仅是生物生长的季节,也是人们情感寄托的时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约1490-1550),字廷圭,号白云。明代文学家,政治家,诗词作品以清新流畅著称,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质朴。

创作背景

李东阳生活在明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他的诗作多反映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本诗创作于他生病期间,反映了他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生命的感悟。

诗歌鉴赏

本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生病时对春天的渴望与挣扎。首句“病来无力与春争”,直接点出作者因病而感到虚弱,但春天的到来却是不可阻挡的,生机勃勃的春天与他无力反抗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看尽花开草又生”,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更是对生命力顽强的赞美。最后两句“莫道东君不识面,旧红新绿也关情”则引导读者思考春天的情感与生命的轮回,古老的红花与新生的绿草象征着春天永恒的关怀与生生不息的情感。这首诗通过意象的对比,体现了人类与自然之间深厚的联系,表现出一种虽病弱却依然向往生命的积极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病来无力与春争:生病让人感到无力,但春天的到来却让人感到生命的活力。
  2. 看尽花开草又生:无论人如何无力,春天的花草依旧繁盛,表现了生机的常态。
  3. 莫道东君不识面:不要认为春天的神明不认识人,暗示春天是包容和理解的。
  4. 旧红新绿也关情:旧的红花和新的绿草都有情感,暗示春天的景象与人类情感的交融。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旧红新绿”,形成工整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东君”赋予了人情味,使得自然界的人性化。
  • 意象:通过花草的意象,传达生命的轮回和对春天的感慨。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与生命的感悟,体现了在病痛中对生机的渴望和对自然变化的理解,展现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花开草生:代表生命力和繁荣。
  • 旧红新绿:象征着过去与现在,生命的延续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病来无力与春争”中的“春”指代什么? A. 春天的季节
    B. 春天的神明
    C. 春天的花草

  2. “旧红新绿也关情”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关怀
    C. 疏离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李东阳的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生命的向往,但李东阳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融入,而王之涣则侧重于壮阔的自然景象。

参考资料

  • 《李东阳诗文集》
  • 《明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请告东归发灞桥却寄诸僚友 同乐天送河南冯尹学士 哭吕衡州,时予方谪居 送湘阳熊判官孺登府罢归钟陵因寄呈江西裴中丞二十三兄 听轧筝 早秋送台院杨侍御归朝(兄弟四人遍历诸科二人同省) 吴方之见示独酌小醉首篇乐天续有酬答皆含戏谑…来章 乐天寄洛下新诗,兼喜微之欲到,因以抒怀也 酬杨侍郎凭见寄 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如胶如漆 二字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脱肛 因人制宜 面字旁的字 垢坌 言出法随 镸字旁的字 时过境迁 未济 上水船 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文字旁的字 没身不忘 不知何许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