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洛社望南湖暮景三首》

时间: 2025-04-30 20:08:50

诗句

暮烟如雨雨如烟,一把珠帘隔远山。

帘影渐浓山渐淡,恍然移入画屏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08:50

原文展示:

过洛社望南湖暮景三首

暮烟如雨雨如烟,一把珠帘隔远山。
帘影渐浓山渐淡,恍然移入画屏间。

白话文翻译:

傍晚的烟雾如同细雨飘洒,雨也似烟雾般缥缈。一道珠帘将远山隔开。帘子的影子愈加浓厚,山的轮廓愈加模糊,仿佛不知不觉中移入了画屏之中。

注释:

  • 暮烟:傍晚时分的烟雾。
  • 如雨:形容烟雾的细腻和轻柔,像雨水般洒落。
  • 珠帘:用珠子串成的帘子,具有隔离和装饰的作用。
  • 恍然:恍若,似乎,形容一种轻松而迷离的状态。
  • 画屏:画作的屏风,表示美丽的画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安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擅长描写山水和田园风光。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动乱频繁的时代。诗人借助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哲思,同时展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过洛社望南湖暮景三首》是一首描绘黄昏时分南湖景色的诗,展现了杨万里的细腻观察和深邃感悟。诗的开头通过“暮烟如雨雨如烟”引入了一个朦胧的意境,烟雾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既是对环境的描绘,也是对情感的暗示。接着,诗人以“珠帘”作为视觉的分隔,象征着人与自然、现实与梦境之间的界限,增强了视觉效果。随着“帘影渐浓山渐淡”的描绘,诗人将视线引向了更深层次的感受,似乎在感慨时间的流逝与景物的变幻。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层次的变化,表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诗的最后一句“恍然移入画屏间”不仅描绘了画面的美丽,也传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暮烟如雨雨如烟:描写傍晚时分,烟雾弥漫,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一把珠帘隔远山:用珠帘做为界限,增加了空间感,也引发读者的遐想。
  • 帘影渐浓山渐淡:随着光线变化,暗示时间的推移,山的轮廓渐渐模糊。
  • 恍然移入画屏间:将现实与画面融合,表达诗人对景色的沉醉和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暮烟如雨”,通过比较增强了场景的美感。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相似,如“暮烟”与“雨”,形成和谐的音韵。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使其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对生命瞬息万变的感慨,以及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体现了浓厚的哲学思考和人文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暮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珠帘:象征着生活与理想之间的隔阂。
  • 画屏:象征着理想的生活境界和美好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暮烟如雨”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雨水 B. 烟雾 C. 黄昏
    答案: B

  2. “珠帘”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A. 装饰 B. 隔离视线 C. 阻挡雨水
    答案: B

  3. 诗的最后一句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幸福 C. 沉醉
    答案: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早发白帝城》与杨万里本诗在意境与时间感的表现上有所相似,前者着重于瞬间的捕捉,后者则倾向于对景物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传》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王南卿母挽词 孟峤之家姬乞题扇 宝现溪 偶书 上清宫 寒食客中有怀 宿东寺 范老前岁相别,约归括苍,便游四明,今不知 晓枕 春前十日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字旁的字 干晖 言字旁的字 包含姹的词语有哪些 出将 户字头的字 玉延 包含扑的成语 守信 歺字旁的字 前程万里 衣冠禽兽 弋字旁的字 东床快婿 举觞称庆 节俭躬行 祸福由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