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8:01
腊浅犹赊十日春,官忙长愧百年身。
雪催未动诗无力,愁遣还来酒不神。
节物何曾欺老病?书生自惯说悲辛。
终期戚促成何事,今古纷纷一窖尘。
腊月的寒气虽然已经减弱,但距离春天还有十天,身为官员的我因为繁忙而感到对自己一生的愧疚。雪催促着春天的到来,却让我写不出诗来,愁苦使我再去饮酒也无神情。节令的变迁何曾欺负过老病的人呢?书生自己习惯于说悲伤和辛酸。最终的结果能带来什么呢?今古事物纷纷扰扰,皆如一窖尘埃。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仲淹,号涧溪,晚号石湖居士,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政治家。他出身于士族,早年曾任地方官职,后因时局动荡而退隐。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描写山水和咏怀,常常融入个人的感悟与思考。
《春前十日作》创作于腊月时期,作者此时身处官场,面临繁重的政务压力,同时也感受到春天即将到来的焦虑与期待。诗中流露出对时间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思考。
这首诗以腊月的气候和个人的感受为背景,通过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期待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无奈。开头两句以“腊浅犹赊十日春”引入,描绘了冬季的寒冷尚未完全消退,春天的气息却已近在咫尺。这种季节的变迁不仅是自然界的现象,也触动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官忙长愧百年身”则揭示了诗人身为官员的职责与压力,令他对自己的一生感到愧疚。在繁忙的官场生活中,他感到对自己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变得更加沉重。
“雪催未动诗无力,愁遣还来酒不神”这两句更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虽然雪的到来预示着春天的来临,但诗人的灵感却因愁苦而迟滞,连饮酒的兴致也消失殆尽。
最后四句则引导读者走向更深的哲思,诗人质疑节令的变迁为何对老病之身无情,反映出他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与对人生态度的反省。通过“今古纷纷一窖尘”,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无奈与对现实的感叹,最终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生命的沉重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在繁忙官场中对自我价值的反思。诗人通过对自然和人事的观察,展现了深邃的人生哲理与情感。
诗中提到的“腊浅犹赊”是指什么季节的特点?
“书生自惯说悲辛”中“书生”指的是?
诗中反复提到的“愁”主要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