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前十日作》

时间: 2025-05-07 06:38:01

诗句

腊浅犹赊十日春,官忙长愧百年身。

雪催未动诗无力,愁遣还来酒不神。

节物何曾欺老病?

书生自惯说悲辛。

终期戚促成何事,今古纷纷一窖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8:01

原文展示

腊浅犹赊十日春,官忙长愧百年身。
雪催未动诗无力,愁遣还来酒不神。
节物何曾欺老病?书生自惯说悲辛。
终期戚促成何事,今古纷纷一窖尘。

白话文翻译

腊月的寒气虽然已经减弱,但距离春天还有十天,身为官员的我因为繁忙而感到对自己一生的愧疚。雪催促着春天的到来,却让我写不出诗来,愁苦使我再去饮酒也无神情。节令的变迁何曾欺负过老病的人呢?书生自己习惯于说悲伤和辛酸。最终的结果能带来什么呢?今古事物纷纷扰扰,皆如一窖尘埃。

注释

  • :腊月,农历的最后一个月。
  • :延迟、拖延。
  • 官忙:指担任官职的人忙于政务。
  • 百年身:指自己的一生。
  • 雪催:雪的降落促使春天的到来。
  • 诗无力:写诗的能力受到愁苦的影响。
  • 酒不神:饮酒的心情和神态都受到了压制。
  • 节物:指节令和季节的变化。
  • 书生:读书人,文人。
  • 戚促:忧愁和焦虑的催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仲淹,号涧溪,晚号石湖居士,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政治家。他出身于士族,早年曾任地方官职,后因时局动荡而退隐。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描写山水和咏怀,常常融入个人的感悟与思考。

创作背景

《春前十日作》创作于腊月时期,作者此时身处官场,面临繁重的政务压力,同时也感受到春天即将到来的焦虑与期待。诗中流露出对时间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腊月的气候和个人的感受为背景,通过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期待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无奈。开头两句以“腊浅犹赊十日春”引入,描绘了冬季的寒冷尚未完全消退,春天的气息却已近在咫尺。这种季节的变迁不仅是自然界的现象,也触动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官忙长愧百年身”则揭示了诗人身为官员的职责与压力,令他对自己的一生感到愧疚。在繁忙的官场生活中,他感到对自己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变得更加沉重。

“雪催未动诗无力,愁遣还来酒不神”这两句更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虽然雪的到来预示着春天的来临,但诗人的灵感却因愁苦而迟滞,连饮酒的兴致也消失殆尽。

最后四句则引导读者走向更深的哲思,诗人质疑节令的变迁为何对老病之身无情,反映出他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与对人生态度的反省。通过“今古纷纷一窖尘”,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无奈与对现实的感叹,最终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生命的沉重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腊浅犹赊十日春:腊月的寒气虽然减弱,但春天尚未到来,表达了冬春交替的焦虑。
  2. 官忙长愧百年身:身为官员因忙碌而感到对自己一生的愧疚,揭示了内心的矛盾。
  3. 雪催未动诗无力:雪的来临催促春天,但诗人却无力创作,显示了情绪的压抑。
  4. 愁遣还来酒不神:愁苦影响了饮酒的兴致,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5. 节物何曾欺老病:对节令变化的感慨,反映出对生命无情的感慨。
  6. 书生自惯说悲辛:书生习惯于表述悲伤与辛酸,显示出一种文化的传承。
  7. 终期戚促成何事: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力感的展现。
  8. 今古纷纷一窖尘:对历史与现实的无奈感叹,象征着生命的短暂。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用对仗的方式,如“腊浅犹赊”与“官忙长愧”,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比喻:将时间的流逝比作“窖尘”,形象地表现出历史的沉淀与无奈。
  • 拟人:节令被赋予了欺负老病之人的特性,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在繁忙官场中对自我价值的反思。诗人通过对自然和人事的观察,展现了深邃的人生哲理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腊月:象征着岁末,代表着时间的流逝。
  • :象征着严寒与孤独,同时也是春天即将来临的信号。
  • :象征着放松与逃避,反映了诗人在愁苦中的挣扎。
  • :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人事的无常,体现出对生命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腊浅犹赊”是指什么季节的特点?

    • A. 春天即将来临
    • B. 夏天的炎热
    • C. 秋天的落叶
    • D. 冬天的寒冷
  2. “书生自惯说悲辛”中“书生”指的是?

    • A. 政府官员
    • B. 读书人
    • C. 商人
    • D. 农民
  3. 诗中反复提到的“愁”主要是指什么?

    • A. 对未来的迷茫
    • B. 对爱情的失落
    • C. 对官场的压力
    •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国事的忧虑,但着重于国家的动乱与个人的处境。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更关注自然的变化与个人的情感,展现出对春天的向往与生活的希望。

参考资料

  • 《宋元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范成大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西岭望鸣皋山 思山居一十首·初夏有怀山居 思山居一十首·忆药苗 思山居一十首·忆种苽时 步虚词 其七 步虚词(七首) 步虚词(七首) 步虚词(七首) 步虚词(七首) 步虚词(七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防除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迎谐 海市蜃楼 貝字旁的字 青字旁的字 实况 长字旁的字 包含叉的词语有哪些 玉字旁的字 畸人侔天 终复 心绪恍惚 包字头的字 指日誓心 湖结尾的成语 九鼎大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