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5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59:42
超览亭
作者: 徐梦发 〔宋代〕
壬子岁二月,亭成始宴宾。
扁题原用旧,轮奂喜更新。
远眺江逾碧,静观山自春。
亭边山更好,一洗簿书尘。
在壬子年二月,亭子建成后首次设宴招待宾客。
匾额仍然沿用旧的,亭子的装饰焕然一新,让我倍感欢喜。
远望江水愈加碧绿,静静欣赏山景自有春意。
亭边的山景更为优美,洗净了我心中的尘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徐梦发,宋代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主要以诗歌创作而闻名。其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描写山水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徐梦发建造“超览亭”之时,一方面是为了招待宾客,另一方面也是表达其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书卷生活的一种反思和释怀。
《超览亭》通过描绘亭子建成后的美好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头以时间和地点为背景,给人一种时空的切换感,仿佛读者也置身于这个美丽的亭子之中。接着提到“扁题原用旧”,这不仅表现出对旧物的珍惜,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与传承的尊重。而“远眺江逾碧,静观山自春”,则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眼中的江河与山峦,其色彩与气息皆生动鲜明。
最后一句“一洗簿书尘”更是点明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在自然之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洗涤。通过对比亭边的山景,表达出更深层的理想与追求。整首诗不仅是对亭子及周围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一种生命哲学的体现,告诫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要学会停下脚步,欣赏身边的美好。
逐句解析:
“壬子岁二月,亭成始宴宾。”
说明时间与事件,亭子在此时建成,并开始招待宾客,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
“扁题原用旧,轮奂喜更新。”
对比旧的匾额和新的亭子装饰,反映出一种对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欣赏。
“远眺江逾碧,静观山自春。”
通过视觉描绘,展示江水的碧绿和山的春意,突出自然的美。
“亭边山更好,一洗簿书尘。”
表达了在自然美景中获得心灵的净化,洗去生活中的烦恼与尘埃。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赞美和内心世界的反思,强调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心灵的宁静与纯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壬子”指的是哪一年?
“一洗簿书尘”中的“簿书”指的是什么?
诗中的亭子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