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0:4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0:45:34
水龙吟 寄陆放翁
刘过 〔宋代〕
谪仙狂客何如,看来毕竟归田好。
玉堂无比,三山海上,虚无缥缈。
读罢离骚,酒香犹在,觉人间小。
任工菜花葵麦,刘郎去后,桃开处春多少。
一夜雪迷兰棹。傍寒溪欲寻安道。
而今纵有,新诗冰柱,有知音否。
想见鸾飞,如椽健笔,檄书亲草。
算平生白传风流,未可向香山老。
这位谪仙狂客(指陆放翁)如何呢?看来还是归田隐居的生活好。
那里的玉堂没有可比性,三山海上,景象虚幻飘渺。
读完《离骚》,酒香依然在鼻间,觉人间的一切都显得渺小。
无论是菜花、葵花还是麦子,刘郎离去后,桃花开时春天又有多少?
一夜之间大雪迷了游船,靠近寒溪我想寻找安宁之道。
如今即使有新诗的冰柱,有谁能够理解我的心声呢?
想见那飞翔的鸾鸟,如同用力挥舞的笔,亲自写下檄文。
算起来我这一生白白传扬风流,未必能在香山安老。
作者介绍:
刘过,字季高,号香山,宋代著名词人,因其风流倜傥与诗词才华而受人推崇。其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刘过对陆放翁的敬仰与思念之情,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社会动荡使诗人渴望回到宁静的田园生活。
《水龙吟 寄陆放翁》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词作,刘过通过对陆放翁的寄托,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词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人生、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中开头以“谪仙狂客何如”引入,既点明了陆放翁的身份,也表明了自己的感慨。诗人认为归田隐居的生活更为美好,反映了他对现实政治的无奈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描绘了“玉堂无比,三山海上,虚无缥缈”的意境,展现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时也暗含了对世俗生活的淡漠。
在读完屈原的《离骚》之后,酒香依然萦绕在心头,诗人感慨人间一切都显得渺小,这种对人世繁华的感悟,不禁让人感到一丝惆怅。接下来的描写中,通过“任工菜花葵麦”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表现了诗人对刘郎(自己)离去后的孤独感。
“一夜雪迷兰棹”,更是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寒冷对比,表露出内心的追求与困惑。而“新诗冰柱,有知音否”的疑问,则是对当下文艺境遇的反思,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最后“算平生白传风流,未可向香山老”,诗人感叹自己一生虽有风流,但仍未能在理想之地安然老去,体现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与无奈情怀。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也传达出对生活哲理的独特理解,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如“玉堂”)、拟人(如“酒香犹在”)、对仗(如“谪仙狂客何如,对比归田隐居”)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美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陆放翁的敬仰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同时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刘过的“水龙吟”是寄给哪位朋友的?
A. 陆游
B. 陆放翁
C. 李白
D. 苏轼
诗中提到的“离骚”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A. 杜甫
B. 白居易
C. 屈原
D. 李清照
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态度是:
A. 否定的
B. 中立的
C. 赞美的
D. 不确定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水龙吟 寄陆放翁》这首词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