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3:4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3:41:18
折竹声高晓梦惊,寒鸦一陈噪冬青。起来檐外无行处,昨夜三更犹有星。
清晨,折断竹子的声音高亢,惊醒了我的梦境,寒鸦一阵阵在冬青树上聒噪。起床后,发现屋檐外已经没有可以行走的地方,因为昨夜三更时分还有星星。
作者介绍:利登,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醒来,发现外面已经下起了大雪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观察。
这首诗以清晨醒来所见所闻为切入点,通过“折竹声”和“寒鸦噪”两个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寒冷而宁静的冬日早晨。诗中的“折竹声高晓梦惊”一句,既表达了清晨的宁静被打破,又暗示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敏感。而“寒鸦一陈噪冬青”则进一步以乌鸦的聒噪来衬托冬日的寂静。后两句“起来檐外无行处,昨夜三更犹有星”则通过对比昨夜的星空和今晨的积雪,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变化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清晨醒来所见所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观察。诗中的自然景物不仅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也是诗人对生活感悟的象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折竹声”指的是什么? A. 风吹竹子的声音 B. 折断竹子的声音 C. 竹子生长的声音 D. 竹子摇晃的声音
诗中的“寒鸦噪”用来衬托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夏天的炎热 C. 秋天的丰收 D. 冬天的寂静
诗中的“檐外无行处”形容的是什么? A. 雨下得很大 B. 雪下得很大 C. 风很大 D. 雾很大
诗中的“昨夜三更犹有星”表示什么? A. 夜已深 B. 夜还未完全过去 C. 夜很短 D. 夜很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