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6:16
鉴湖亭
李翔 〔宋代〕
古寺萧萧愁思浓,
槛荷高下望秋风。
一尘不到真幽处,
万象都含清景中。
但见溪光来远近,
略无云气碍虚空。
谁知刺史标名意,
一片灵台事事通。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的寺庙,给人一种愁苦的感觉,远处的荷花在秋风中摇曳。这里没有尘埃的干扰,所有的景物都浸润在清澈的景色之中。溪水的光辉在远近之间闪烁,天空中没有一丝云气遮挡。谁又能理解这位刺史所表达的情怀呢?在这片灵台之中,万事都显得通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李翔,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的笔调和深刻的内涵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清秋的午后,李翔在古寺静思,感受到宁静与思绪的交错。此时,他对世事纷扰的反思与对内心世界的追寻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这首诗。
《鉴湖亭》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在古寺的宁静环境中,感受到一种深邃的愁思,描绘了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的交融。首句“古寺萧萧愁思浓”便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萧条的古寺让人联想到人生的孤独与沉思。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描绘秋风中的荷花和清澈的溪水,展现出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形成鲜明对比。
诗中的“一尘不到真幽处”表达了对纯净境界的向往,强调心灵的净化与清明。而“但见溪光来远近,略无云气碍虚空”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领悟。在这里,诗人不仅在描绘自然风光,也在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折射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
最后两句“谁知刺史标名意,一片灵台事事通”则引导读者思考人世间的名利与内心的宁静。刺史的标名意不仅是对社会地位的追求,更是一种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理解。整首诗在清丽的意象中,蕴藏着深厚的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内心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展现了内心的哲学思考与清明境界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古寺萧萧愁思浓”中,萧萧形容的是?
A. 热闹 B. 寂静 C. 喜悦 D. 忧伤
诗中提到的“槛荷”指的是什么?
A. 荷花在栏杆处 B. 芦苇 C. 竹子 D. 其他花卉
诗的最后一句“事事通”说明了诗人对什么的理解?
A. 现实的复杂 B. 人生的无常 C. 内心的清明 D. 自然的美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鉴湖亭》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