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走佛岩道中》

时间: 2025-05-09 00:52:22

诗句

避乱走佛岩,依依绝溪水。

有客六弟昆,遮予访行事。

一云分路亡,庶或一不死。

一云相为命,生死同所值。

远逝宿无舂,近逃寇能至。

垂涕赠之言,此身苦难避。

山剽无崖巅,兵骄有城市。

共宋固已非,分光岂云是。

风闻宜邑郛,聚落复烟燬。

沸鼎无清鳞,四瞻谁善地。

不辰自至斯,乾坤古无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52:22

原文展示:

走佛岩道中 利登 〔宋代〕

避乱走佛岩,依依绝溪水。 有客六弟昆,遮予访行事。 一云分路亡,庶或一不死。 一云相为命,生死同所值。 远逝宿无舂,近逃寇能至。 垂涕赠之言,此身苦难避。 山剽无崖巅,兵骄有城市。 共宋固已非,分光岂云是。 风闻宜邑郛,聚落复烟燬。 沸鼎无清鳞,四瞻谁善地。 不辰自至斯,乾坤古无际。

白话文翻译:

为了躲避战乱,我逃到了佛岩,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溪水。 有六位弟弟陪伴我,他们拦住我询问未来的计划。 有人说我们应该分头逃亡,或许能有一线生机。 也有人说我们应该共同面对,生死与共。 如果逃得太远,可能连过夜的地方都找不到;如果逃得太近,又可能被敌人追上。 我含泪对他们说,我们的处境实在难以逃避。 山中的盗匪无处不在,城市的士兵骄横跋扈。 与宋朝的联系早已断绝,分道扬镳岂能说是明智? 听说宜邑的城郭也被战火摧毁,村落再次被烟火吞噬。 在这动荡的时代,何处才是安全的栖身之地? 我们不幸生在这个时代,面对的是无边的苦难。

注释:

  • 避乱:躲避战乱。
  • 依依:依依不舍。
  • 绝溪水:离开溪水。
  • 六弟昆:六位弟弟。
  • 遮予:拦住我。
  • 行事:未来的计划。
  • 分路亡:分头逃亡。
  • 庶或:或许。
  • 相为命:共同面对。
  • 生死同所值:生死与共。
  • 远逝:逃得太远。
  • 宿无舂:找不到过夜的地方。
  • 近逃寇能至:逃得太近可能被敌人追上。
  • 垂涕:含泪。
  • 山剽:山中的盗匪。
  • 无崖巅:无处不在。
  • 兵骄:士兵骄横。
  • 共宋固已非:与宋朝的联系早已断绝。
  • 分光:分道扬镳。
  • 风闻:听说。
  • 宜邑郛:宜邑的城郭。
  • 聚落复烟燬:村落再次被烟火吞噬。
  • 沸鼎无清鳞:动荡不安的时代。
  • 四瞻:四处张望。
  • 不辰:不幸。
  • 乾坤古无际:面对无边的苦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利登,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反映战乱时期的苦难和人民的疾苦。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战乱中逃亡的情景,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时代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战乱时期,作者为了躲避战乱,逃到了佛岩,诗中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无奈,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乱时期的逃亡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和对时代的无奈。诗中,“避乱走佛岩,依依绝溪水”描绘了作者逃亡的起点,充满了不舍和无奈。“有客六弟昆,遮予访行事”展现了作者与弟弟们的对话,反映了他们对未来的不同看法。“一云分路亡,庶或一不死”和“一云相为命,生死同所值”对比了两种不同的逃亡策略,体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垂涕赠之言,此身苦难避”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处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山剽无崖巅,兵骄有城市”和“风闻宜邑郛,聚落复烟燬”进一步描绘了战乱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沸鼎无清鳞,四瞻谁善地”和“不辰自至斯,乾坤古无际”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避乱走佛岩,依依绝溪水。
    • 作者为了躲避战乱,逃到了佛岩,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溪水。
  2. 有客六弟昆,遮予访行事。
    • 有六位弟弟陪伴我,他们拦住我询问未来的计划。
  3. 一云分路亡,庶或一不死。
    • 有人说我们应该分头逃亡,或许能有一线生机。
  4. 一云相为命,生死同所值。
    • 也有人说我们应该共同面对,生死与共。
  5. 远逝宿无舂,近逃寇能至。
    • 如果逃得太远,可能连过夜的地方都找不到;如果逃得太近,又可能被敌人追上。
  6. 垂涕赠之言,此身苦难避。
    • 我含泪对他们说,我们的处境实在难以逃避。
  7. 山剽无崖巅,兵骄有城市。
    • 山中的盗匪无处不在,城市的士兵骄横跋扈。
  8. 共宋固已非,分光岂云是。
    • 与宋朝的联系早已断绝,分道扬镳岂能说是明智?
  9. 风闻宜邑郛,聚落复烟燬。
    • 听说宜邑的城郭也被战火摧毁,村落再次被烟火吞噬。
  10. 沸鼎无清鳞,四瞻谁善地。
    • 在这动荡的时代,何处才是安全的栖身之地?
  11. 不辰自至斯,乾坤古无际。
    • 我们不幸生在这个时代,面对的是无边的苦难。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一云分路亡,庶或一不死”和“一云相为命,生死同所值”对比了两种不同的逃亡策略,体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 比喻:“沸鼎无清鳞”比喻动荡不安的时代,形象生动。
  • 拟人:“山剽无崖巅”和“兵骄有城市”通过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山中的盗匪和城市的士兵。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在战乱时期的苦难和无奈,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诗中通过描绘逃亡的情景,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

意象分析:

  • 佛岩:象征着避难的地方。
  • 溪水:象征着家园和安宁。
  • 六弟昆:象征着亲情和陪伴。
  • 山剽:象征着战乱中的盗匪。
  • 兵骄:象征着战乱中的士兵。
  • 沸鼎:象征着动荡不安的时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佛岩”象征着什么? A. 避难的地方 B. 战乱的中心 C. 家园和安宁 D. 动荡不安的时代

  2. 诗中的“六弟昆”象征着什么? A. 亲情和陪伴 B. 战乱中的盗匪 C. 战乱中的士兵 D. 动荡不安的时代

  3. 诗中的“沸鼎无清鳞”比喻什么? A. 避难的地方 B. 战乱的中心 C. 家园和安宁 D. 动荡不安的时代

答案:

  1. A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战乱时期的苦难和人民的疾苦。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词对比:

  • 利登的《走佛岩道中》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战乱时期的苦难和人民的疾苦,但利登的诗更侧重于逃亡的情景和对未来的迷茫。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利登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创作风格和主题。
  • 《杜甫诗选》:收录了杜甫的诗作,可以与利登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冰井 画松歌赠梅瞿山孝廉 大梁少年行 闻祭钟山旧陵口占一绝 赠蒋大鸿 佛殿 感春词 古仙词 赏残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冰解壤分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非字旁的字 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二字旁的字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昆冈之火 心有鸿鹄 门阶户席 显荣 蔽美扬恶 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呼之欲出 起影 糹字旁的字 比舍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镸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