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8:14
闲夜坐明月,
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
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
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
世上无知音。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我坐在明亮的月光下,听到一个隐士在弹奏素琴。突然间,琴声中传来了悲伤的旋律,宛如寒松在吟唱。那白雪般的手指在琴弦上飞舞,清澈的水波映照着他空灵的心境。钟期早已不在,世上再无知音可听。
“钟期”典出《列子·汤问》,钟期是春秋时期的乐师,以其绝妙的琴声和对音乐的理解而闻名。他的“知音”是俞伯牙,二人情谊深厚,象征着真正理解与欣赏的友谊。而“世上无知音”则表达了对能够理解自己的人缺乏的惋惜。
作者介绍: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号称“青莲居士”,以豪放不羁的个性和超凡脱俗的诗才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用酒、月、风等意象。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白游历各地、结识友人的时期,表现了他在月夜中听琴时的感受,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友谊的向往。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李白坐在明月下,聆听隐者卢子顺弹琴的情景。诗中的“闲夜”与“明月”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琴声在夜空中回荡,带着悲伤的情绪,仿佛诉说着隐者的心声。这种情感通过“寒松吟”的意象表现得尤为生动,寒松的吟唱与琴声相得益彰,交织出一种苍凉而优美的旋律。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白雪乱纤手”和“绿水清虚心”描绘了弹琴者的优雅与内心的清澈,展现了琴声与内心世界的和谐。但最后一句“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则暗示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与失落,表达了他对理想友谊的追求与无奈。整体上,诗歌通过对自然与音乐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孤独的情感,也折射出对美好人际关系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听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与对知音的渴望。诗中反复出现的孤独感,折射出生活中对理解与共鸣的追求,表现了一种美好而又无奈的情感状态。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幽人”指的是谁?
“钟期”在这首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诗中所描绘的夜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