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十二月二十七日立春夜不寐》

时间: 2025-04-29 10:13:08

诗句

冬夜嫌长只望春,春宵又永更何言。

睫梢强合终无睡,脚底相摩也不温。

竟夕松风听到晓,忽明灯火看来昏。

拥紬却起蒙头坐,顾影真成一病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13:08

原文展示

冬夜嫌长只望春,
春宵又永更何言。
睫梢强合终无睡,
脚底相摩也不温。
竟夕松风听到晓,
忽明灯火看来昏。
拥紬却起蒙头坐,
顾影真成一病猿。

白话文翻译

在漫长的冬夜里,我只盼望春天的到来,然而春天的夜晚又是如此漫长,我又能说什么呢?睫毛上强行合上眼睛,终究还是无法入睡,脚底相互摩擦也感到冰冷。整夜听着松风,等待天亮,忽然间看到灯光,竟觉得昏暗无比。裹着绢袍,坐起身来,抬头一看,自己的影子真像一只病恹恹的猿猴。

注释

  • 冬夜:寒冷的冬天的夜晚。
  • 春宵:春天的夜晚,通常被认为是美好的,但在这里却显得漫长。
  • 睫梢:指睫毛的末端。
  • 脚底相摩:脚底相互摩擦以取暖。
  • 松风:松树间的风声,常被用来营造氛围。
  • 灯火:指灯光,象征希望与温暖。
  • 拥紬:裹着绢袍,表示寒冷中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阮亭,宋代著名的诗人,属于南宋诗派,生于公元1127年,卒于1206年。他以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表现人情世故而著称,常用清新、流畅的语言表达内心感受。他的诗歌作品广泛,风格多样,常常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与思考。

创作背景

《十二月二十七日立春夜不寐》写作于立春时节,正值冬末春初之际,诗人因寒冷的冬夜无法入睡,内心充满对春天的期待与对漫长夜晚的无奈。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季节变化的敏感,以及对生活中孤独时刻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春季来临前的一个冬夜,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寒冷夜晚的无奈。开篇以“冬夜嫌长只望春”道出诗人内心的焦急与期待,紧接着“春宵又永更何言”则反映了春夜虽美,却又显得漫长无趣,形成了一种时间上的对比与矛盾。

“睫梢强合终无睡”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失眠状态,表现出他在寒冷的夜里难以入眠的苦恼。脚底的摩擦却无法驱散寒意,体现了内心的无助与孤独。接下来的“竟夕松风听到晓”,描绘了漫长的等待,似乎伴随着松风的声音,时间显得更加沉重。“忽明灯火看来昏”则是对希望的暗示,然而灯光的微弱让诗人感到更加失落与迷茫。

最后两句“拥紬却起蒙头坐,顾影真成一病猿”极具画面感,诗人裹着绢袍起身,透过影子看见自己的孤独与脆弱,生动地传达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春天的期盼。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充满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冬夜嫌长只望春”:表达对春天的渴望,冬夜漫长令人难以忍受。
  2. “春宵又永更何言”:春夜也显得漫长,令人无从诉说内心的感受。
  3. “睫梢强合终无睡”:尽管强迫自己闭眼,但依旧无法入眠。
  4. “脚底相摩也不温”:脚底相互摩擦取暖,却依然感到寒冷,体现无奈与失落。
  5. “竟夕松风听到晓”:整夜听着松风的声音,等待天亮,时间显得无比漫长。
  6. “忽明灯火看来昏”:看到灯光,却感到更加昏暗,象征希望的无力。
  7. “拥紬却起蒙头坐”:裹着绢袍坐起,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困惑。
  8. “顾影真成一病猿”:看到自己的影子,感到自己像一只病猿,描绘了孤独与脆弱。

修辞手法

  • 比喻:“顾影真成一病猿”,将自己比作病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孤独的状态。
  • 对仗:诗中有不少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拟人:“松风听到晓”,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感知,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漫长冬夜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孤独的感慨,反映了人在寒冷与无奈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种情感深深扎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体现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敏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冬夜:象征孤独、寒冷和漫长的等待。
  • 春宵:代表温暖、希望与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 松风:自然的声音,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孤独的陪伴。
  • 灯火:希望与温暖,但在此刻显得无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哪个季节充满期待?

    • A. 夏天
    • B. 春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中表现诗人失眠的句子是?

    • A. “竟夕松风听到晓”
    • B. “睫梢强合终无睡”
    • C. “顾影真成一病猿”
    • D. “拥紬却起蒙头坐”
  3. 诗中提到的“灯火”象征什么?

    • A. 暖和
    • B. 希望
    • C. 迷茫
    • D. 失落

答案

  1. B. 春天
  2. B. “睫梢强合终无睡”
  3. C. 迷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描绘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表现出与杨万里的期盼相似的情感。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通过夜晚的描写,表现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 vs 《十二月二十七日立春夜不寐》
    • 两首诗都描绘了夜晚的孤独感,但前者更侧重于思乡,而后者则关注对春天的期待。两者在情感上形成了对比,展现了不同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杜鹃行(一作司空曙诗) 征夫 巳上人茅斋 今夕行(自齐赵西归至咸阳作) 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 自平 遣愤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郭英乂) 范二员外邈、吴十侍御郁特枉驾阙展待,聊寄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冤家可解不可结 肉字旁的字 乚字旁的字 尽够 攴字旁的字 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田土 锦衣玉食 立字旁的字 计无付之 出榜安民 戈字旁的字 骄泰淫泆 掩殣 含识 祸兴萧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