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1:23
原文展示:
老乌栖栖飞且号,晨来枝上啄楮桃。
楮桃已空楮叶死,犹啄枯枝觅虫蚁。
老乌赋分何其贫,未啼已被邻公嗔。
吁嗟老乌不自知,墙头屋上纷成群。
吴中贵游重鹦鹉,千金远致能言语。
花底红绦郑袖擎,盘中碧果秦宫取。
天生灵物得人怜,过者须来鹦鹉边。
老乌事事无足录,人间犹传夜啼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老乌鸦在清晨时飞来飞去,栖息在树枝上啄食楮桃果实。然而,果实已经被啄空,树叶也已凋零,它只好啄食枯枝,寻找虫蚁。老乌鸦的生活十分贫困,尽管还未鸣叫,却已遭邻居的斥责。可怜的老乌鸦自己却不知,墙头和屋顶上有许多同伴围绕着。吴中有贵族喜欢养鹦鹉,花费千金远道而来,只为得到它们能说话的本领。花下的红绦飘扬,郑国的女子手中高举,盘中盛着的碧果则是秦宫的珍品。天生的灵物让人怜爱,经过的路人都应该来鹦鹉身边看看。可怜的老乌鸦毫无值得记录的事情,人间却仍然流传着它的夜啼之曲。
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鹦鹉和吴中贵游,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对名贵宠物的追求,以及人们对乌鸦等普通生物的漠视,形成鲜明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诗人,尤其以其词作见长。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乌夜啼》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人们的物质追求,诗人以老乌鸦的悲惨境遇为引,批判了人们对生活的盲目追求和对生命价值的忽视。
诗歌鉴赏:
《乌夜啼》是一首通过描写老乌鸦的生活境遇,寄托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的诗。诗的开头便通过“老乌栖栖飞且号”展现了乌鸦的孤独与无助,接着描绘了它在晨光中啄食枯果的情景,象征着生命的无奈与贫乏。随着诗的深入,读者能感受到一种对老乌鸦的同情与无奈,尽管它在生活中经历了许多艰辛,但仍不被人所重视,甚至遭到了斥责。
而后,诗人将视角转向社会的另一端,提及那些被赞美与宠爱的鹦鹉,这种鲜明的对比让人深思,反映出社会对不同生命的冷暖态度。诗中多次运用象征和对比的手法,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一只乌鸦的描绘,更是对人世间价值观的拷问。最后一句提到“人间犹传夜啼曲”,则是一种对存在的反思,尽管老乌鸦的生活是如此贫困,但它的声音依旧在流传,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每一种生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老乌鸦的悲惨境遇,探讨了生命的价值与社会对生命的态度,表达了对被忽视的生活的同情,以及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乌夜啼》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楮桃”象征什么?
诗中“吴中贵游重鹦鹉”意指什么?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