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7:1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7:11:20
送项平甫倅池阳
作者:姜夔 〔宋代〕
项君声名天宇窄,与君俱是荆湖客。
向来相闻不相值,长安城中乃相识。
论文要得文中天,邯郸学步终不然。
如君笔墨与性合,妙处特过苏李前。
我如切切秋虫语,自诡平生用心苦。
神凝或与元气接,屡举似君君亦许。
西湖一曲古墙阴,清坐论诗夜向深。
见谓人间有公等,不知来者不如今。
乾坤虽大知者少,君不见,古人拙处今人巧。
我徂山林口挂壁,如君合救狂澜倒。
石渠春水绿泱泱,阁下无人白日长。
万里江湖入归梦,子云不愿校书郎。
九华山色梅根渡,半日风帆即秋浦。
六条察吏安用许,幸有千岩作诗侣。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项君的赞赏与惜别之情。诗中提到项君在天上声名显赫,而两人都出自荆湖地区。虽然之前只是在耳闻,直到长安才真正相识。文章的论述需要有天分,但模仿他人却是徒劳的。项君的笔墨与他的性情相合,作品的妙处超过了苏轼和李白。作者自比秋虫,虽努力但仍感到心苦。灵感有时与宇宙的元气相连,屡次得到项君的肯定。西湖的夜晚静谧,两人坐在古墙下讨论诗歌,感叹世上有许多人渴望公正,却不知道后来的诗人更胜于前人。即使天地辽阔,真正懂得的人却不多。古人虽然技艺拙劣,但今人却巧妙无比。作者在山林口挂壁,像是希望能救助世间的困境。石渠春水碧绿,阁下无人,白天漫长。万里江湖,归梦远去,像子云那样不愿做校书郎。九华山色中梅花渡过,半日的帆船便到达秋浦。六条察吏又有什么用,幸而有千岩作为诗友。
作者介绍:姜夔(1155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南宋著名词人和诗人,擅长词和诗,作品以清丽见称。其词风格婉约,富有音乐感,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代。诗人通过对友人的送别,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的思考。
《送项平甫倅池阳》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在诗中不仅表达了对项君的赞美,也流露出对自身才华与人生追求的反思。全诗通过对比古人与今人的技艺,强调了时代的变迁与个人努力的价值。诗人以“秋虫”自喻,表达了自己在文学追求上的孤独与苦恼,显示出深厚的自省意识。尤其是“如君笔墨与性合,妙处特过苏李前”一句,将好友的才华与自己的追求形成鲜明对照,突显了两位诗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互相激励的关系。
此外,诗中描绘的西湖夜景、清坐论诗的意境,以及“万里江湖入归梦”的想象,都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姜夔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与惜别,探讨了个人才华的局限与时代变迁的无奈,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邯郸学步”是指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西湖一曲古墙阴”描绘的是__的夜晚。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对古人技艺的赞美。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