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6:31
南陌东城尽舞儿,
画金刺绣满罗衣。
也知爱惜春游夜,
舞落银蟾不肯归。
在南街和东城的尽头,舞女们正在翩翩起舞,
她们的华丽衣裳上满是金色刺绣。
她们也知道珍惜这春夜的游乐,
但舞蹈中,银色的月亮似乎不愿意归去。
“银蟾”作为月亮的代称,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情感寄托。月亮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与思念、离愁相联系,而在这里则是快乐的舞蹈与春夜的结合,映衬出一种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雪山人,晚号寒泉居士,宋代著名词人、诗人、书法家。他的词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姜夔的诗词富有音乐感,常常蕴含着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灯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的交替。作者借助舞蹈和春夜的场景,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生活乐趣的追求。这首诗反映了当时市井生活的热闹和人们对春夜欢娱的向往。
《灯词》通过描写春夜舞蹈,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人们的生活情趣。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舞女们身着华丽衣裳,翩翩起舞的场景,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青春的气息。诗中对“画金刺绣”的细致描绘,体现了对美的追求与生活的热爱。
后两句则转入对春夜的珍惜,表明舞者们虽沉浸于欢乐中,却也意识到时光的流逝。月亮作为时间的象征,舞舞不肯归,显示出人们对欢乐时光的留恋与不舍。整首诗在轻快的舞蹈中蕴含着一种淡淡的惆怅,反映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夜欢乐时光的珍惜,同时又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折射出人们在欢乐与惆怅之间的情感交织。
诗中“舞儿”指的是谁?
“银蟾”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画金刺绣”,是形容什么?
答案: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是以月亮为背景,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情感更加孤独与苍凉。而姜夔的《灯词》则更多地体现了对欢乐时光的珍惜,充满了活力与生机。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两首作品在主题上形成鲜明的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