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5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7:54
昔游诗 其十五
作者: 姜夔 〔宋代〕
衡山为真宫,道士饮我酒。
共坐有何人,山中白衣叟。
问叟家何在,近住山洞口。
殷勤起见邀,徐步入林薮。
云深险径黑,石成湍水吼。
寻源行渐远,茅屋翦如帚。
老烹茶味苦,野琢琴形丑。
叟云司马仟,学道此居久。
屋东大盘石,棋画今尚有。
古木庇覆之,清泉石根走。
因悲百年内,汲汲成白首。
仟人固难值,隐者亦可偶。
追惟恍如梦,欲画无好手。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作者在衡山的游历,遇见一位道士,坐下来一起饮酒。作者询问这位道士的住处,得知他住在山洞附近。道士热情地邀请作者,作者于是缓步进入山林。山中云雾缭绕,路途险峻,溪水在石间奔流。随着探寻的深入,渐渐远离,茅屋在远处显得如同扫帚一般小。老道士煮的茶苦涩,所雕刻的琴形状丑陋。道士自称名叫司马仟,已经在此修道很久了。屋子东边有一块大石,上面依然留有棋局的痕迹。古树庇护着这片地方,清泉从石根流出。因而感叹人生短暂,白头苍苍。司马仟的人难得一见,隐士也许能够偶尔相遇。回想起这一切,仿佛如梦,想要画出来却无能为力。
作者介绍:姜夔(1155-1221),字白石,号蕉隐,南宋词人,以词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昔游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姜夔在诗中回忆与一位道士相遇的经历,表现出他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这首《昔游诗 其十五》以其清新的意境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展现了作者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的思考。开头描绘了衡山的神圣气息,接着通过与道士的相遇,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道士的热情和淡泊,反映了修道者对世俗的超脱。
在诗中,姜夔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山林的幽静与道士的生活紧密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尤其是“茶味苦”、“琴形丑”等描写,展现了道士生活的简朴与真实,突出了其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
诗的最后几句,通过对人生短暂的感叹,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无奈。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一种对内心世界的探寻,体现了姜夔深邃的哲思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道士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通过与道士的对话,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最终引发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道士名是什么?
A. 司马仟
B. 李白
C. 王维
答案:A
填空题:诗中描绘的环境中,有“云深险径黑,石成湍水吼”,这表明了__的气氛。 答案:险恶
判断题:诗中对于隐士生活的态度是完全向往与赞美。
正确 / 错误
答案:正确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对《昔游诗 其十五》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