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绮怀》

时间: 2025-04-26 03:29:03

诗句

妙谙谐谑擅心灵,不用千呼出画屏。

敛袖搊成弦杂拉,隔窗掺碎鼓丁宁。

湔裙斗草春多事,六博弹棋夜未停。

记得酒阑人散后,共搴珠箔数春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9:03

原文展示:

妙谙谐谑擅心灵,不用千呼出画屏。
敛袖搊成弦杂拉,隔窗掺碎鼓丁宁。
湔裙斗草春多事,六博弹棋夜未停。
记得酒阑人散后,共搴珠箔数春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诗人擅长于用机智幽默的方式表达情感,仿佛不需要千呼万唤就能让人浮现出美丽的画面。诗人在窗前弹奏乐器,声音穿透窗户,宛如打碎了宁静。春天来临,裙子湿润,草地竞争着生长,夜间玩着六博和棋局,乐趣不断。回想起酒席散尽后,和朋友们一起共赏星空的时光,仿佛那时的美好依然在心中闪烁。

注释:

  • 妙谙谐谑:巧妙、机智的言辞和幽默。
  • 心灵: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 千呼出画屏:形容不需要多次呼喊就能引起共鸣或表现出美丽的景象。
  • 敛袖:收拢袖子,表示专注。
  • 搊成弦杂拉:指用手指弹奏乐器。
  • 鼓丁宁:形容乐声悠扬,宁静中透出生动的气息。
  • 湔裙:指裙子被春雨湿润。
  • 斗草:春天草木繁盛,形容春天的生机。
  • 六博弹棋:六博为一种古代棋类游戏,弹棋则是指下棋的活动。
  • 珠箔:珠帘,形容美丽的装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景仁(1640年-1710年),字子文,号少云,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与散文。他生于动荡的历史时期,生活在清朝初期,个人经历与时代相互交织,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黄景仁的作品常体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绮怀》创作于黄景仁的晚年,正值清朝社会动乱与稳定交替之际,诗人通过自己的诗歌反映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此诗中展现的轻松氛围与对春天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绮怀》是一首流畅而富有韵律感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深厚的情感。诗中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心灵的自由与愉悦。开头两句用“妙谙谐谑”来描绘诗人的才思敏捷,紧接着提到的不必千呼就能引人入胜的画面,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春日的生机,展示了生活的乐趣与热闹。

最后两句“记得酒阑人散后,共搴珠箔数春星”,则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过往的珍视。这样的情感反复出现在黄景仁的其他作品中,表现出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妙谙谐谑擅心灵:诗人以机智幽默的方式,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细腻的感知。
  2. 不用千呼出画屏:无需多言,便能展现出美丽的情景,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3. 敛袖搊成弦杂拉:专注于弹奏乐器,表现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投入。
  4. 隔窗掺碎鼓丁宁:窗外的乐声打破了宁静,象征着生活的活力与多彩。
  5. 湔裙斗草春多事:春天的生机盎然,展现出对生命的热情。
  6. 六博弹棋夜未停:游戏与朋友的陪伴,彰显出生活的乐趣。
  7. 记得酒阑人散后:对往昔的怀念,流露出对友谊与美好时光的珍视。
  8. 共搴珠箔数春星:在星空下共享美好时光,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眷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保持了对仗的工整,增强了作品的韵律感。
  • 拟人:将乐声与春天的生机赋予人性,营造出生动的场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命的热爱,传达了一种乐观而自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星:象征着希望与美好未来,春天是生命的象征。
  • 酒阑:酒席的结束象征着欢聚时光的流逝。
  • 珠箔:代表着生活的美丽与精致,暗示生活的细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妙谙谐谑”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诗人的忧伤
    • B. 诗人的幽默才智
    • C. 诗人的孤独感
  2. “记得酒阑人散后”中的“酒阑”指的是什么?

    • A. 酒宴结束
    • B. 酒的种类
    • C. 酒的品牌
  3. 诗中提到的“六博”指的是什么活动?

    • A. 一种棋类游戏
    • B. 一种音乐活动
    • C. 一种舞蹈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感悟,但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对自由的追求。杜甫的《春望》则体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两者在主题与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黄景仁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前蔚州崔使君 射雕骑 寄云台观田秀才 旅次寄贾岛兼简无可上人 江亭赠别 题吴发原南居 山中作 赠友人边游回(一作薛能诗) 集宿姚侍御宅怀永乐宰殷侍御 寄襄阳王公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私谐欢好 欲开头的成语 雨字头的字 气字旁的字 名登鬼录 眼空一世 霜翎 穴宝盖的字 四点底的字 包含求的成语 椎心泣血 方字旁的字 不祥之木 才华横溢 空室蓬户 恩礼 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