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别饰道二十弟》

时间: 2025-05-06 00:57:09

诗句

少傅三朝老,文章壮九州。

赋诗资政殿,赐字太清楼。

拔烛辞轩陛,簪花近冕旒。

庆门吾老矣,华国汝能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57:09

原文展示:

少傅三朝老,文章壮九州。赋诗资政殿,赐字太清楼。拔烛辞轩陛,簪花近冕旒。庆门吾老矣,华国汝能不。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作为少傅,历经三朝,您的文章壮丽了整个九州。在资政殿上赋诗,太清楼中赐字。拔烛告别宫廷,簪花靠近皇冠。我已老去,家门有庆,你能否不华美国家?

注释:

字词注释:

  • 少傅:古代官职名,此处指作者的弟弟。
  • 三朝老:指历经三朝的元老。
  • 壮九州:使整个九州都感到壮丽。
  • 资政殿:古代宫殿名,用于重要的政治活动。
  • 太清楼:古代宫殿名,用于文化活动。
  • 拔烛:指离开宫廷。
  • 轩陛:宫廷的台阶。
  • 簪花:古代官员帽上的装饰。
  • 冕旒:皇帝的冠冕。
  • 庆门:家门有喜庆之事。
  • 华国:使国家华美、繁荣。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述作者对弟弟的期望和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冲之,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此诗是写给其弟的,表达了对弟弟的期望和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作者在弟弟即将担任重要职务时所作,表达了对弟弟的鼓励和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弟弟的赞美和期望,展现了作者对家族和国家未来的关切。诗中“少傅三朝老,文章壮九州”一句,既表达了对弟弟才华的认可,也暗示了对弟弟未来政治生涯的期待。“赋诗资政殿,赐字太清楼”则进一步以宫廷文化活动为背景,强调弟弟的文化地位和影响力。最后两句“庆门吾老矣,华国汝能不”则是对弟弟的直接期望,希望他能不负众望,为国家带来繁荣。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家族和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少傅三朝老,文章壮九州”:赞美弟弟的才华和地位,暗示其对国家的影响。
  2. “赋诗资政殿,赐字太清楼”:描述弟弟在宫廷中的文化活动,强调其文化地位。
  3. “拔烛辞轩陛,簪花近冕旒”:描绘弟弟离开宫廷的场景,暗示其即将承担重要职责。
  4. “庆门吾老矣,华国汝能不”:表达对弟弟的期望,希望他能不负众望,为国家带来繁荣。

修辞手法:

  • 比喻:“文章壮九州”比喻弟弟的才华对国家的影响。
  • 对仗:“赋诗资政殿,赐字太清楼”对仗工整,强调文化地位。

主题思想:

  • 表达对弟弟的赞美和期望,希望他能不负众望,为国家带来繁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资政殿、太清楼:宫廷文化活动的象征。
  • 拔烛、簪花:离开宫廷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少傅三朝老”指的是什么? A. 作者自己 B. 作者的弟弟 C. 作者的朋友 D. 作者的父亲 答案:B

  2. “赋诗资政殿,赐字太清楼”中的“资政殿”和“太清楼”分别是什么? A. 宫殿名 B. 官职名 C. 书名 D. 人名 答案:A

  3. 诗的最后一句“庆门吾老矣,华国汝能不”表达了什么? A. 对弟弟的失望 B. 对弟弟的赞美 C. 对弟弟的期望 D. 对弟弟的批评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对兄弟的思念和期望。
  • 王安石《泊船瓜洲》: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词对比: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与晁冲之《别饰道二十弟》:都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和期望,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而晁冲之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晁冲之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晁冲之的诗歌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苍梧人为陈临歌二首 其一 咏电脑 阙下偶书寄孙员外 竹枝歌十首 其一 移居诗 其二 红林檎近 送张忍斋先生之广陵,和周美成韵 墨梅 废褒能寺 新晴散步 楚霸王庙题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悲悼 包含俘的词语有哪些 渴盼 无主 缶字旁的字 嘉期 拿贼拿赃,拿奸拿双 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响彻云表 鬼字旁的字 辰字旁的字 龙字旁的字 过屠大嚼 鸟字旁的字 笨嘴笨舌 竹篮打水一场空 挥沐吐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