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相陈宜中第十六》

时间: 2025-05-07 06:58:58

诗句

苍生起谢安,翠华拥吴岳。

可以一木支,俯恐坤轴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8:58

原文展示:

相陈宜中第十六
苍生起谢安,翠华拥吴岳。
可以一木支,俯恐坤轴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于苍生的关怀与对国家山河的感慨。诗中提到的“苍生起谢安”指的是人们在安定的环境中生活,像谢安那样安然自若;而“翠华拥吴岳”则描绘了吴地山川的壮丽景色。最后一句则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感叹若无坚实的支撑,国家的根基可能会变得脆弱。

注释:

  • 苍生:指的是普通百姓。
  • 谢安:东晋时期的名士,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著称。
  • 翠华:形容青翠的山华,指自然的美景。
  • 吴岳:指的是吴地的山脉,象征着国家的山河。
  • 木支:比喻支撑国家的力量。
  • 坤轴:指大地的轴心,象征地基、根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因其忠诚于国家而被后人称颂。他在南宋抗元的过程中,展现出坚定的民族精神与卓越的才华。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灭亡前夕,国家动荡不安,文天祥在此时写下此诗,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关怀,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国家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相陈宜中第十六》是一首情感真挚且意境深远的诗作。通过描绘苍生和山河的关系,文天祥不仅展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更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诗中“苍生起谢安”,将普通百姓的安定生活与历史名士的风范结合,表现出诗人希望通过安定的环境来实现国家的繁荣。接下来的“翠华拥吴岳”,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彰显了美好的家国情怀。而最后一句“可以一木支,俯恐坤轴弱”,则是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感,诗人意识到,国家的根基可能因为缺乏支持而变得脆弱,这种深刻的思考和情感的渗透,使整首诗具备了历史的厚重感与现实的紧迫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苍生起谢安:用谢安的安定生活来比喻希望苍生能够安宁。
  2. 翠华拥吴岳:通过自然的青翠美景来表现国家的壮丽和希望。
  3. 可以一木支:比喻要有坚实的力量来支撑国家。
  4. 俯恐坤轴弱:表达了对国家根基脆弱的担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国家的支撑比作“一木”,形象且深刻。
  • 对仗:上下句相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社会状况,表达了文天祥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同时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生:象征着普通百姓,代表了国家的根基。
  • 翠华和吴岳:象征着国家的美丽与壮丽。
  • 木支:象征着支撑国家的力量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苍生起谢安”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国际关系
    • B) 人民的安宁
    • C) 自然风光
    • D) 个人荣华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翠华拥吴岳”表现了对____的赞美。

  3. 判断题:这首诗主要是写自然景观的。(对/错)

答案:

  1. B) 人民的安宁
  2. 国家山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by 陆游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文天祥的《相陈宜中第十六》和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都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但陆游的诗更多地反映了个人的失落与对时局的感慨,而文天祥则更侧重于国家的未来与希望。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文天祥的多首诗作,提供了更全面的了解。
  • 《文天祥传》:详细介绍了文天祥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病中遣怀六首 其一 五杂组二首 其一 初晴野步 九月十八日至山园是日颇有春意 秋雨 鸡犬 感愤 新晴 偶出至近村 夜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须将 回纵 靑字旁的字 丶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引义 开锣喝道 脱颖囊锥 赤手光拳 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贝字旁的字 文彩四溢 呼应不灵 心字底的字 后会有期 裤管 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