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4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47:34
鲁堂诗礼号多儒,
文席非才误诏除。
贤路久妨颜已厚,
儒宫相借计诚疏。
化鹍未敢图飞翼,
搏虎谁能复下车。
诣府自言无以称,
空衔诸彦意勤渠。
在鲁国的堂前,诗书礼仪的称号很多,
但在文人任职的岗位上,才华不足而被误解而除去。
贤才的道路被阻碍已久,名声已经沉重,
儒家殿堂中相互借用的计策实在太少。
化作大鹏的愿望尚且不敢追求,
搏击猛虎的勇气又有谁能再次回归?
我到府中自言无以自称,
只是在空中衔着众多贤士的期望,努力去适应。
葛胜仲,宋代诗人,字惟贞,号孤山,生于北宋时期。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为主,风格清新而不失深刻。
此诗作于作者被贬或遭遇挫折之际,表达了他对仕途的失望与无奈,以及对理想的坚持。诗中流露出一种对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是对当时士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此诗通过描绘鲁堂的诗书礼仪,展现了士人在仕途上遭遇的困境。开头提到“鲁堂诗礼”,营造出浓厚的儒家氛围,正是士人应有的理想场所。然而,接下来的“文席非才误诏除”则揭示了现实的残酷,表明才华不被认可,甚至被误解而失去职位,反映了社会对士人的冷漠与不公。
“贤路久妨颜已厚”,点出士人在追求理想和名声的过程中,往往会遭遇种种阻碍,名声虽重却难以施展抱负。此时,儒家文化的氛围似乎变得苍白无力,令人感到失落。
“化鹍未敢图飞翼,搏虎谁能复下车”,运用比喻,表达了自己虽然有高远的理想,但仍然身处低谷,不敢轻易追求。同时,搏击猛虎的勇气也让人感受到无奈与惆怅,暗示士人在艰难环境中难以翻身的绝望。
最后两句“诣府自言无以称,空衔诸彦意勤渠”,表达了作者在府中自言自语,感到无以自称,内心空虚,反映出对众多贤士期望的承载与不安。这首诗在情感上真实而深刻,展示了士人面对现实与理想矛盾时的复杂心境。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出士人面对社会不公时的痛苦与坚持,反映出当时士人的普遍心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鲁堂诗礼号多儒”中提到的“鲁堂”指的是哪里?
A. 一个书院
B. 一个寺庙
C. 一个城市
D. 一个山川
诗中提到“文席非才误诏除”,这里的“文席”指的是什么?
A. 武将的职位
B. 文官的职位
C. 学者的称号
D. 书法的技巧
“空衔诸彦意勤渠”中的“诸彦”是指什么?
A. 诗歌
B. 贤士或学者
C. 朋友
D. 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