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0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1:41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三绝
范仲淹 〔宋代〕
静映寒林晚未芳,
人人欲看寿阳妆。
玉颜须傍韶春笑,
莫斗严风与恶霜。
这首诗描绘的是冬末春初梅花的情景,尽管寒林中尚未绽放梅花的芳香,大家都渴望看到如寿阳美人般的梅花盛妆。梅花的娇颜应该与春天的笑容相伴,切忌与严寒的风霜相斗争。
“寿阳妆”指的是寿阳的美人,寿阳为古地名,以美人著称,用以比喻梅花的美丽。“玉颜”则是古代对美人的称呼,体现出梅花的清丽脱俗。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千里,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他不仅在政治上有着显著成就,还在诗词方面影响深远,特别是在词的创作上。
此诗创作于范仲淹的晚年,正值北宋时期,政治动荡,社会普遍渴望美好与和平。梅花象征着坚韧与美丽,正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切赞美与对春天的期待。开篇“静映寒林晚未芳”,描绘出冬末的清冷,梅花尚未盛开,给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人人欲看寿阳妆”,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向往,梅花如同寿阳美人般的妆容,映衬出其卓尔不群的气质。
“玉颜须傍韶春笑”一句,表现了梅花的洁白与明媚,诗人希望梅花能与春天的笑容相伴,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而最后一句“莫斗严风与恶霜”,则警示人们,不要与严寒的风霜作斗争,暗含着梅花在逆境中生长的坚韧与不屈。
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细腻,融汇了诗人的人生哲学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体现了他对生命的积极态度与对美的向往。通过梅花,诗人传达了希望的主题,令人感受到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希望与坚韧的态度,体现了在逆境中仍然向往美好的情感基调。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寿阳妆”在诗中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严风与恶霜”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