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0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03:02
割麦天气江流潢,沙滩渐没五尺强。
鼓师弄手百夫唱,竹索倒拽船低昂。
回头看山在林杪,孤峰一角浮图小。
画旗飘扬风转脚,羡煞估帆去如鸟。
朝天路远六千余,堂堂岁月间扫除。
遥与山灵结后约,再来颜鬓知何知。
在割麦的季节,江水流淌,波光粼粼,沙滩渐渐被淹没,水深有五尺多。鼓手在一旁打着节拍,百姓们齐声高歌,竹索把船拽得高高低低。回头望去,山峦在林木间显现出一角,孤独的山峰如小塔般浮现。画着旗帜的船在风中转动,令人羡慕的是那帆船如飞鸟般快速行驶。朝天的路途遥远,六千多里,漫长的岁月中一切都在清扫。遥想与山中的灵气结下的约定,下次再来时,容颜和白发又会如何呢?
黄文琛,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展现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乡村生活。
《发德山》创作于黄文琛游历之际,可能是对乡村景象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诗人在农忙时节的观察与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
《发德山》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乡村生活的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在割麦季节,江水流淌与船只穿行的画面。诗的开头通过“割麦天气”引入背景,营造出一种生动的乡村气息,接着描绘了江水的潺潺与沙滩的变化,展现出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
中间部分,鼓师的身影以及百夫共唱的场景,传达出村民们共同劳动的乐趣与和谐,增强了诗的生活气息。竹索牵引下的船只,仿佛在与自然对话,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
最后几句,诗人通过“羡煞估帆”和“朝天路远”的对比,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对过往的思考。诗的结尾更是引发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岁月无常的感慨,留下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在自然描写的基础上,融入了诗人的情感,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乡村生活的细腻观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
诗中提到的“割麦天气”主要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羡煞估帆去如鸟”中,诗人对船只的态度是?
A. 羡慕
B. 嫉妒
C. 无所谓
D. 憎恨
诗的最后一句“再来颜鬓知何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过往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
C. 对现在的满足
D. 对岁月的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