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发德山》

时间: 2025-04-27 13:03:02

诗句

割麦天气江流潢,沙滩渐没五尺强。

鼓师弄手百夫唱,竹索倒拽船低昂。

回头看山在林杪,孤峰一角浮图小。

画旗飘扬风转脚,羡煞估帆去如鸟。

朝天路远六千余,堂堂岁月间扫除。

遥与山灵结后约,再来颜鬓知何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03:02

原文展示:

割麦天气江流潢,沙滩渐没五尺强。
鼓师弄手百夫唱,竹索倒拽船低昂。
回头看山在林杪,孤峰一角浮图小。
画旗飘扬风转脚,羡煞估帆去如鸟。
朝天路远六千余,堂堂岁月间扫除。
遥与山灵结后约,再来颜鬓知何知。

白话文翻译:

在割麦的季节,江水流淌,波光粼粼,沙滩渐渐被淹没,水深有五尺多。鼓手在一旁打着节拍,百姓们齐声高歌,竹索把船拽得高高低低。回头望去,山峦在林木间显现出一角,孤独的山峰如小塔般浮现。画着旗帜的船在风中转动,令人羡慕的是那帆船如飞鸟般快速行驶。朝天的路途遥远,六千多里,漫长的岁月中一切都在清扫。遥想与山中的灵气结下的约定,下次再来时,容颜和白发又会如何呢?

注释:

  • 割麦:指麦子成熟时的收割,描绘农忙的季节。
  • 江流潢:潢,指水流的样子,形容江水波动的情景。
  • 鼓师:指鼓手,负责打鼓伴奏,增强歌声的气氛。
  • 竹索:用竹子编制的绳索,形容船只的牵引。
  • 林杪:林木的顶端,形容遮掩的山峰。
  • 浮图:佛塔的意思,象征孤独的高峰。
  • 画旗:指画有图案的船帆,象征船只的美丽。
  • 羡煞:表示极度羡慕的状态。
  • 再来颜鬓知何知:表达对未来的未知与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文琛,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展现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乡村生活。

创作背景:

《发德山》创作于黄文琛游历之际,可能是对乡村景象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诗人在农忙时节的观察与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

诗歌鉴赏:

《发德山》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乡村生活的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在割麦季节,江水流淌与船只穿行的画面。诗的开头通过“割麦天气”引入背景,营造出一种生动的乡村气息,接着描绘了江水的潺潺与沙滩的变化,展现出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

中间部分,鼓师的身影以及百夫共唱的场景,传达出村民们共同劳动的乐趣与和谐,增强了诗的生活气息。竹索牵引下的船只,仿佛在与自然对话,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

最后几句,诗人通过“羡煞估帆”和“朝天路远”的对比,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对过往的思考。诗的结尾更是引发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岁月无常的感慨,留下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在自然描写的基础上,融入了诗人的情感,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割麦天气江流潢:描绘农忙之际,麦子成熟的气候,江水波光粼粼。
  2. 沙滩渐没五尺强:沙滩逐渐被淹没,水位高出五尺,展现自然变化。
  3. 鼓师弄手百夫唱:鼓手伴奏,众人齐声歌唱,生动展现乡村的热闹场景。
  4. 竹索倒拽船低昂:竹索牵引着船只起伏,表现出劳动的辛苦与快乐。
  5. 回头看山在林杪:回头望去,山峦在树木的缝隙中显现,描绘出幽静的自然。
  6. 孤峰一角浮图小:孤独的山峰如小塔般矗立,象征高远与孤寂。
  7. 画旗飘扬风转脚:船帆迎风飘扬,形象生动,表现出速度与自由。
  8. 羡煞估帆去如鸟:赞美船只如飞鸟般轻快,表现出对自由出行的向往。
  9. 朝天路远六千余:朝天的方向遥远,六千多里的路途,象征人生的漫长。
  10. 堂堂岁月间扫除:在漫长的岁月中,一切都在不断清扫,更显时间的流逝。
  11. 遥与山灵结后约:与山中的灵气结下约定,表现出人与自然的连接。
  12. 再来颜鬓知何知:期待再来时容颜与白发的变化,表达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船比作飞鸟,展现速度与自由。
  • 对仗:诗句之间的工整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乡村生活的细腻观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 麦子:象征丰收与希望。
  • 山峰:象征高远理想与孤独追求。
  • 船只:象征自由与探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割麦天气”主要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羡煞估帆去如鸟”中,诗人对船只的态度是? A. 羡慕
    B. 嫉妒
    C. 无所谓
    D. 憎恨

  3. 诗的最后一句“再来颜鬓知何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过往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
    C. 对现在的满足
    D. 对岁月的无情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更侧重于内心的静谧。
  • 李白《庐山谣》:通过豪放的笔触表达了对山水的热爱,情感更加奔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山水诗的艺术与哲学》
  • 《黄文琛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制笔温生二首,并引 其一 过浦城赠王令长源二首 其一 渔家 和汝其通见寄 次韵郑琴山并谢中书君之贶三首 其三 梁溪顾梁汾舍人过访赋此以赠兼题其小像 失调名(赠妓) 出师 黄白仲以二十绝句见投答之得六首 其四 古银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专心致志 敝綈恶粟 韩开头的成语 黹字旁的字 捣腾 巾字旁的字 令人 肉字旁的字 批隙导竨 毛道 月桌 百年之约 羊字旁的字 名垂罔极 尣字旁的字 神魂飞越 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畜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