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句》

时间: 2025-05-02 14:22:57

诗句

每遇花时人竞取,只愁斫尽春风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2:57

原文展示:

每遇花时人竞取,只愁斫尽春风枝。

白话文翻译:

每当花开时节,人们争相采摘,只担心把春风的枝条都砍光了。

注释:

  • 每遇:每当,常用于表示频率或时间。
  • 花时:花开的季节。
  • 人竞取:人们争相去采摘。
  • 只愁:只担心,表示一种忧虑的情感。
  • 斫尽:砍掉,砍光。
  • 春风枝:春天的花枝,暗喻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对春天的生机与人们贪婪行为的一种反思,寓意春天的美好是容易被人们破坏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字景山,号复古,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天,正值花开的时节,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逐与珍惜,同时也隐含对自然环境的忧虑。春天的美好景象常常吸引众人争相前往,但过度的采摘和破坏,可能导致自然之美的消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两句,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人性贪婪的批判。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花开时节更是美不胜收。然而,诗人却看到人们在这个季节中争相采摘,似乎在享受春光的同时,忽略了对自然的保护。诗中“愁”字道出了诗人的担忧,仿佛在警醒人们,纵然春光美好,但若过度索取,最终只会造成美好的失去。

在意象的构建上,诗人通过“花时”与“春风枝”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鲜花与春风交相辉映,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美。然而,当“人竞取”的行为出现,原本的美好便被打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令人深思。

诗人用简单的语言和直白的表达方式,传达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可以说是一种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每遇花时人竞取:每当春花盛开时,许多人争相去采摘。这一句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2. 只愁斫尽春风枝:然而,诗人心中却充满忧虑,担心这些美丽的花枝会被砍光。这一句揭示了对自然环境的担忧。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花时”的美好与“斫尽”的忧虑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人们对自然的破坏。
  • 拟人:将春风与花枝赋予生命,使得自然景象更具亲和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赞美,同时也对人们贪婪行为的批判,提醒人们应珍惜而非肆意毁坏自然。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花时:象征着青春与美好,代表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2. 春风枝:象征着春天的温暖与希望,暗示着生命的延续与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戴复古
    C. 杜甫

  2. 诗中“每遇花时人竞取”意指什么? A. 人们对春天的珍惜
    B. 人们对花的贪婪
    C. 春天的美好

  3. “只愁斫尽春风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忧虑
    C. 期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戴复古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对自然环境的反思,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个人情感与历史感的结合。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但侧重点不同,前者倾向于抒情,后者则更具警示意味。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戴复古的《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宿东鲁父居二首 其一 过临淮 赠无咎 寄余五十五 福昌官舍后绝句十首 苦寒二首 夏日十二首 其十二 写情二首 渡洛游三乡书所见 晚春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单耳刀的字 倍反 隆夷 包含庭的成语 墨突不黔 弄竹弹丝 发屋求狸 直言极谏 胸中甲兵 弓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文字旁的字 养儿代老,积谷防饥 仿建 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耳刀旁的字 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曳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