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0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00:09
次韵应物有叹黄楼
一代苏长公,四海名未已。
投荒忘岁月,积毁高城垒。
斯楼亦何与,与人压复起。
纷纷徒尔为,长剑须天倚。
循分即可久。吾行谁与止。
迩来贤达人,五十笑百里。
赖有寇公子,众毁闻独美。
直气摄狂童,牵联皆可纪。
少公作长句,班扬安得拟。
颇有喜事人,睥睨欲搥毁。
一朝陵谷变,天语含深旨。
惊倒楼前人,今朝有行履。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的名声依然在世人中传播,而在纷扰的世事中,作者感叹自己的平凡和无奈。诗中提到高楼的遭受毁坏与重建,象征着世事的无常。与人相比,自己在这世界中显得渺小,随和应分便是长久之道。近年来,贤达之士虽多,却也令人感到迷惘,大家都在谈笑之间,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似乎越来越大。诗中提到的“寇公子”则是对优秀人才的希冀。最后,诗人感慨变化无常,时局的变迁常常让人措手不及,令人感到惊讶和无奈。
作者介绍:陈师道(约1044-1100),字师道,号崇裕,南宋时期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擅长写景抒情,常以笔调细腻见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复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下创作的,陈师道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感慨,体现了对名利与理想的思考,以及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次韵应物有叹黄楼》不仅仅是一首感叹时光流逝的诗,更是一种对生命无常、世事变幻的深刻认识。诗人在对苏轼的赞美中,引出了对自身无奈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历史和现实的强烈反思。诗中提到的“高城垒”,象征着人们的追求与理想,而“纷纷徒尔为”则暗示着这些追求在现实中显得多么无力和渺小。诗人意识到,人生如梦,唯有顺应天命,安分守己,才能获得长久的安宁。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和接受。这种复杂的情感,让这首诗超越了简单的感叹,成为对人生命运深思的哲学表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苏轼的赞美,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强调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令人深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苏长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苏洵
B. 苏轼
C. 苏辙
诗人对于“高城垒”的态度是?
A. 积极追求
B. 感到无奈
C. 无所谓
“循分即可久”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名利
B. 安分守己
C. 追求自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陈师道的《次韵应物有叹黄楼》,以及它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诗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