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豫章公三首》

时间: 2025-05-06 02:53:56

诗句

密云不雨卧乌龙,已是人间第一功。

得诺向来轻季子,打门何日赴周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3:56

原文展示:

寄豫章公三首
作者:陈师道
密云不雨卧乌龙,已是人间第一功。
得诺向来轻季子,打门何日赴周公。


白话文翻译:

在密云笼罩下,却没有下雨,静卧的乌龙山上,已然是人间最伟大的成就。对于诺言,我一直轻视季子(季札),你打算何时去拜访周公?


注释:

字词注释:

  • 密云:指浓密的云,象征着即将来临的雨。
  • 卧乌龙:乌龙山,指山势雄伟的地方,常用以象征伟大的成就。
  • 第一功:指最伟大的成就或者功绩。
  • 得诺:获得诺言,承诺。
  • 季子:指春秋时期的季札,以仁德著称。
  • 周公:周公旦,周朝的开国功臣,常被尊为贤人。

典故解析:

  • 季子与周公:季子代表了风度和品德,周公则是治国理政的典范。诗人在此提到二人,反映了对道德与治国理念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抒发个人情感,并注重诗的音韵与意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陈师道面临人生抉择或社会责任时所写,反映了他对成就与道德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开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密云不雨,暗示着一种潜在的力量和可能性,乌龙山的静卧则象征了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对伟大成就的渴望。诗中提及的“第一功”不仅是对个人成就的肯定,也可以理解为对时代进步的期待。后两句则引入历史人物,表现了诗人对诺言的重视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得诺向来轻季子”则表明对理想的轻视,反映出一种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矛盾的内心挣扎。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而富有张力,展示了诗人对社会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密云不雨卧乌龙:描绘了一幅云层密布却没有降雨的画面,暗示着潜在的力量和期待。
  2. 已是人间第一功:表明在这种状态下,能够静卧于山的乌龙已是一种伟大的成就,反映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3. 得诺向来轻季子:表达了对诺言的轻视,隐含了对理想和责任的反思。
  4. 打门何日赴周公:诗人问道,何时才能去拜访理想中的贤人,表现出对理想追求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乌龙山比作成功的象征,隐喻个人成就。
  • 对仗:整首诗在音韵与意思上形成了对称,增加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对个人成就的追求和对道德理想的向往,具有深刻的哲思和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密云:象征潜在的力量与希望。
  • 乌龙:象征静谧的内心与成就。
  • 季子与周公:道德与治国理想的象征,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密云不雨”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失落
    B. 期待
    C. 惊讶

  2. “得诺向来轻季子”中的“季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孟子
    B. 季札
    C. 周公

  3. 诗中提及的“第一功”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个人成就
    B.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将进酒》(李白):同样表达对理想与人生的思考。
  • 《静夜思》(李白):抒发思乡之情,反映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比较陈师道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人生的哲理,但陈师道更倾向于内心的宁静与成就,而王之涣则表现出对未来的向往和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唐宋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相关查询

东林寺 严田仇节妇纪 严田王节妇纪 铁门扇 兵书峡(在归州芗溪口) 舟晚 同友人过华藏庵 白云亭 寄子 题渊明归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评改 持重待机 巢结尾的成语 析毫剖厘 生字旁的字 仰光 局地吁天 一表人材 鹤困鸡群 走之旁的字 己字旁的字 国富民安 云起龙襄 牛字旁的字 閠字旁的字 包含癞的词语有哪些 噢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