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4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49:07
原文展示:
江头去时路,归客几纷纷。独在异乡殁,若为慈母闻。青春成大夜,新雨坏孤坟。应作芝兰出,泉台月桂分。
白话文翻译:
在江头离去时的路上,归来的客人络绎不绝。独自在异乡逝去,如果慈母听闻。青春变成了漫长的夜晚,新雨破坏了孤坟。应该像芝兰一样生长,泉台上的月桂分外分明。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黄滔在异乡逝世后,由他人代为创作,表达了对慈母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头离别的场景和异乡逝去的孤独,表达了对慈母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诗中“青春成大夜”一句,以夜晚比喻青春的逝去,形象生动。而“新雨坏孤坟”则进一步加深了孤独和凄凉的氛围。最后两句“应作芝兰出,泉台月桂分”,则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希望自己能像芝兰一样在阴间绽放,获得月桂般的荣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异乡逝去的孤独和对慈母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青春成大夜”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诗中“月桂”象征什么? A. 孤独 B. 荣誉 C. 悲伤 D. 遗忘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