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瑞鹤仙·赋梅》

时间: 2025-04-29 15:08:13

诗句

雁霜寒透幕。

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

溪奁照梳掠。

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

玉肌瘦弱。

更重重、龙绡衬著。

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寂寞。

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

瑶池旧约。

鳞鸿更仗谁托。

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

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08:13

诗词名称: 瑞鹤仙·赋梅

作者: 辛弃疾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雁霜寒透幕。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溪奁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著。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寂寞。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托。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白话文翻译:

雁在凛冽的霜天中穿透了窗帘。此时月光轻柔,云层细腻,嫩冰仍然薄薄的。溪水边的镜子映照着梳理的头发,想要含香弄粉,却难以学会那艳丽的妆容。她那玉般的肌肤显得瘦弱,更加重重的龙绡衣衬托着。倚着东风,微微一笑,转眼间万花都羞愧地落下。寂寞之中,家乡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的景致令人怀念。瑶池的旧约,鳞鸿又能依托谁呢?粉蝶儿只懂得在桃花柳树间寻觅,春天的南枝开遍却毫无察觉。只觉得伤心,冷落了黄昏,听到几声画角的哀鸣。


注释:

  • 雁霜寒透幕:雁声在寒霜中透过窗帘,营造出一种寒冷的氛围。
  • 嫩冰犹薄:指河面上的冰薄而脆弱,暗示春天的来到。
  • 溪奁:溪水边的镜子,映衬出人的美丽。
  • 玉肌瘦弱:形容女子肌肤如玉般洁白,但又显得瘦弱。
  • 重重龙绡:龙绡是一种轻薄的丝绸,形容衣服的华丽。
  • 瑶池:传说中仙女的居所,象征着美好而遥不可及的愿望。
  • 画角:指画角声,古乐器,通常在黄昏时分奏起,增添了忧伤的气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词人、政治家,以豪放词风和爱国情怀著称。他生活于动荡的时代,经历了许多战乱与政治斗争,诗词中常流露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国家衰弱、个人失意之际。词中通过描写梅花,把自己的思乡之情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瑞鹤仙·赋梅》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念的词作,辛弃疾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失去的惋惜。词中“雁霜寒透幕”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凛冽的冬季氛围,随之而来的“嫩冰犹薄”则暗示春天的来临,这种季节的交替预示着生命的轮回与希望的重生。

词中“倚东风,一笑嫣然”,不仅描绘了梅花的美丽,也寄托了词人内心的柔情与温暖。接下来的“转盼万花羞落”,则表现出梅花的独特与自信,仿佛在与万花争艳,令人感受到她的傲然与孤独。

在词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昔日美好时光的追忆。尤其是“家山何在,雪后园林”,使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与无情,叹息之余更增添了几分惆怅。词尾的“冷落黄昏,数声画角”,则将整首词的情绪推向高潮,黄昏的孤独与画角的哀鸣,交织在一起,令人心生感伤。

整首词以梅为线索,展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极具艺术魅力与情感厚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雁霜寒透幕:描绘寒冷的冬天,雁声透过窗帘,传达出一种孤寂。
  2. 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月光柔和,冰层薄弱,暗示春天即将来临。
  3. 溪奁照梳掠:溪水的倒影映照出女子的美丽,表现出对女子的赞美。
  4. 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想要妆扮美丽,但难以学会那种艳丽的妆容,流露出自卑与无奈。
  5. 倚东风,一笑嫣然:在东风中倚靠,微笑显得妩媚,展示出女子的娇美。
  6. 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思乡之情涌上心头,回忆雪后的美丽家乡。
  7. 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蝶儿只懂得在花间翩翩起舞,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逐。
  8. 伤心,冷落黄昏:表达对过往的怀念与伤感,黄昏的孤独令人更加心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女子,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如“粉蝶儿只解”,赋予自然界中的生物以人的情感和思维。
  • 对仗:整首词中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词的音乐感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梅花表达了作者对美丽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慨,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思索,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作者不屈的精神。
  2. :象征孤独与远行,表达思乡之情。
  3. 东风:象征春天的温暖与希望,传达出生机与活力。
  4. 画角:古乐器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悲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辛弃疾是哪一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D. 明代
  2. 词中提到的“画角”主要指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花
    • C. 一种场景
    • D. 一种情感
  3. 词中提到的“倚东风”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悲伤
    • B. 自信
    • C. 思乡
    • D. 幽怨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辛弃疾的《瑞鹤仙·赋梅》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人生的感慨。辛弃疾通过梅花象征坚韧与孤独,而李清照通过春花和流水传达了对爱情的眷恋与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风格与主题。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集》
  • 《宋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病酒新愈独卧苹风阁戏书 独饮 书怀绝句 怀旧 立秋後作 丫头岩见周洪道以进士入都日题字 夏日六日(其三) 秋获歌 闻蛩 溪上小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筠炉 才短气粗 齿牙馀惠 槲栎 天王星 包含粲的词语有哪些 車字旁的字 束装就道 肌擘理分 包含膏的成语 殳字旁的字 各色名样 恰怡 拿腔作势 耳刀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包含可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