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满江红·点火樱桃》

时间: 2025-04-27 15:47:35

诗句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

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

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

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

烟波隔。

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

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

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7:35

诗词名称: 满江红·点火樱桃
作者: 辛弃疾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白话文翻译:

火红的樱桃点燃了枝头,照耀着那如雪般的荼蘼花。春天正好,看到龙的孙子破土而出,紫苔覆盖着苍老的墙壁。乳燕引着幼雏,飞翔的力量弱小;流莺娇声唤友,却显得怯弱。问春天何时归来,却不愿带走我的愁苦,心中千般纠结。层楼远望,春山层叠的家园在哪里?烟波朦胧将它隔开。古今的遗恨,向谁诉说?蝴蝶无法传递千里之外的梦,子规在三更时分断断续续地鸣叫。听那声声入耳,劝我赶快归去,但归去却难得。

注释:

  • 点火樱桃: 樱桃成熟时红如火焰,象征春光明媚。
  • 荼蘼: 一种白色花朵,常用来象征春天。
  • 龙孙: 指龙的后代,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乳燕: 指刚孵化的燕子,形象脆弱。
  • 流莺: 指黄莺,形象美丽,声音悦耳。
  • 肠千结: 形容心中愁苦与牵挂。
  • 子规: 指杜鹃,常用来象征离别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诗人,历任官职,特别以豪放派词作著称。他的诗词多描绘壮丽山河、抒发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辛弃疾晚年,反映了他对春天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也是对人生感悟的沉思。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点火樱桃》展现了辛弃疾对春天的热爱,同时蕴含着对人生的深刻感慨。开篇以“点火樱桃”引入,鲜红的樱桃象征着春的生机,映衬出春天的美好。接下来的描写中,乳燕与流莺的出现,既表现了春天的活力,也暗示了生命初生的脆弱。诗中“问春归不肯带愁归”,展现出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愁苦的交织,心中千般情绪难以排解,表现出一种无奈与焦虑。

后半部分的“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则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思念,渗透着对古今遗恨的感慨。最后的“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归家的渴望与无奈,令人感受到了浓厚的乡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樱桃的鲜艳色彩引入春天,象征着新的开始。
    • “龙孙穿破”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寓意着希望。
    • “乳燕引雏飞力弱”表达了生命的脆弱与依赖。
    • “问春归不肯带愁归”展现了对愁苦的反思。
    •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蝴蝶不传千里梦”揭示了梦与现实的隔阂。
  • 修辞手法:

    • 用比喻与拟人手法描绘春景,营造出春意盎然的氛围。
    • 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通过情景交融,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的结合。
  • 主题思想: 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与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同时流露出对归家的渴望与无奈,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时光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樱桃: 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荼蘼: 代表着春天的美丽与短暂。
  • 燕子: 象征着新生,传递着亲情与温暖。
  • 流莺: 象征着美好的声音与青春。
  • 子规: 表达了离别、思念与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点火樱桃”中“点火”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生机
    • C. 哀伤
      答案: B
  2. 诗中“问春归不肯带愁归”中的“愁”是指什么?

    • A. 家乡
    • B. 思念
    • C. 失落
      答案: B
  3. 全诗的主题主要是围绕什么?

    • A. 爱情
    • B. 归乡与思念
    • C. 战争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李清照的词风不同,辛弃疾的豪放与李清照的婉约形成鲜明对比。辛弃疾的《满江红》表现出对家国的思念,而李清照的词作则更多地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生活的细腻。

参考资料:

  • 《辛弃疾全集》
  • 《宋词选读》
  • 《古诗词鉴赏指南》

译文

似火樱桃,如雪荼藦,映辉斗艳。春色正浓,喜见春笋破土而出。母燕引着雏燕试飞,黄莺呼叫伴侣。春带愁来,不带愁去,令人伤怀。 登楼望家国,有层山叠水相隔,饮烟已经被山挡住了,家在哪里呢?古今家国之恨,向谁倾诉。乡梦恐怕难以传到千里之外了,唯闻子规啼三更月。杜鹃声声劝归,人却难以归去。

注释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和西湖竹枝词 二哀诗·王湘岑参戎 二哀诗·兰午亭明府 戊戌纪事八十韵 乙卯都门杂感 其七 乙卯都门杂感 其五 乙卯都门杂感 其四 乙卯都门杂感 其三 垂虹亭 琴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乚字旁的字 摧坚获丑 缔缉 单人旁的字 靑字旁的字 老荆 云影 一家之辞 彼竭我盈 登锋履刃 鹿字旁的字 百年大计 别无他物 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龙字旁的字 离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