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2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27:14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辛弃疾 〔宋代〕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
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
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
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
好都把轩窗临水开。
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
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
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这首词描绘了诗人在新居附近的自然景色与生活情趣。他所建的三条小径刚刚完成,周围的环境让鹤鸣猿啼,令人感到生机勃勃。虽然心中有大志,但在世俗的嘲笑与尘世的烦恼中,仍显得无奈和疲惫。诗人认为,虽然闲适的生活很好,但并非仅仅为了追求美食而活着。在秋天的江面上,看到惊飞的大雁和受惊的船只,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他决定修整东边的草堂,开窗临水,享受自然。他希望在小舟上钓鱼之前,先种下柳树、修剪篱笆,保护竹子,不妨碍赏梅的景致。秋天的菊花可以食用,春天的兰花可以佩戴,留待朋友亲自种植。沉思许久,心中却有些忐忑,生怕未能得到友人的恩惠,这种心情徘徊不去。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将领,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的遭遇与时代的动荡,他的词风豪放,内容多涉及历史、爱情、人生等主题。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他在政治失意后,逐渐向隐居生活转变的时期。此时的辛弃疾心态趋向于宁静与自得,渴望与自然亲密接触。
这首词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扰的反思。开篇即以“鹤怨猿惊”展现了新居环境的生机,接着引入个人的感慨,表达出对世俗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从秋江的“惊弦雁避”到“东冈更葺茅斋”,无不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视与向往。
辛弃疾在这首词中不仅仅是在描述生活的美好,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虽希望过上闲适的生活,但内心却因未能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帮助而感到不安。结尾部分的“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既有对友人的期盼,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整首词通过对比与排比的手法,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使得诗人在面对宁静的自然时,内心的烦恼与矛盾愈加凸显,展现了辛弃疾深厚的内心世界与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整首词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世俗的反思,以及对友人情谊的期待。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体现出一种追求自由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莼羹鲈脍”代表什么?
A. 美好的生活
B. 美味的食物
C. 诗人的理想
填空题:诗人希望在小舟上钓鱼之前,先种下__、修剪__,保护竹子。
判断题:诗人在这首词中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热爱。(对/错)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辛弃疾的《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更注重对内心世界的描写,李白则更为豪放,强调人生的畅快与洒脱。
归隐的园圃刚刚开成,白鹤猿猴都在惊怪,主人没有归来,归隐山林本是我平生的志趣,为什么甘为士人所笑,总是混迹尘埃?厌倦了官场就该急流勇退,求清闲愈早愈好,岂止是为享受莼羹鲈脍?你看那秋江上,听到弓弦响,惊雁急忙躲闪,行船回头,是因为骇浪扑来。 东冈上盖起那茅屋书斋,最好是把门窗临湖开。要划船垂钓,先种下柳树一排排;插上稀疏的篱笆保护翠竹,但不要妨碍赏梅。秋菊可餐服,春兰能佩戴,两种花留给我归来亲手栽。我反复思考,只怕圣上不让我离开,归隐之章仍在犹豫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