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2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28:18
方岳的《次韵汪少卿赠别》
一诗传戟外,春亦肯随行。
老不论圭瓒,寒於嚼水晶。
梦惊池草合,香泛墨花轻。
立尽沙头月,鸥清睡不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朋友分别时的情感。诗人通过传递诗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友谊的珍惜和对春天的留恋。年纪渐长,不再在意地位的高低(圭和瓒为古人地位的象征),而是更关注内心的温暖。梦中被池畔的草惊醒,花香轻盈如墨,令人陶醉。最后,在沙滩上望月,海鸥在清澈的水面上,宁静得无法入眠。
方岳(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诗歌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他的诗风受到当时文人的影响,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常在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眷恋及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是在作者与友人汪少卿分别时所作,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在宋代,文人之间的赠别诗常常蕴含深刻的情感,反映出当时士人之间的交往和情谊。
《次韵汪少卿赠别》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传递出对人生、友谊与自然的深刻思考。首句“一诗传戟外”,不仅表明了诗歌的传播,也暗示了诗人在社交中扮演的角色。诗中提到的“春亦肯随行”,体现了春天带来的希望与生机,仿佛在鼓励人们珍惜当下。
接下来的“老不论圭瓒”,则展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岁月的流逝使他更加关注内心的感受而非外在的地位。在“寒於嚼水晶”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表达了对内心温暖的渴望,水晶虽美,却无法温暖心灵。
“梦惊池草合,香泛墨花轻”让人感受到梦境中的轻盈与香气,宛如置身于春日的美好时光。最后“立尽沙头月,鸥清睡不成”则表现出作者在宁静的夜晚,思绪纷飞,无法入眠,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在清新的意境中流露出深沉的情感,既有对友人的留恋,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与哲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以及对内心温暖的渴望,蕴含着淡淡的忧伤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提到的“圭瓒”象征什么?
“梦惊池草合”中的“梦”指的是?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渴望?
两首诗与方岳的诗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在风格与意境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