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2:26
早春山中
作者: 方岳 〔宋代〕
同时乞得杏花栽,一样高低一处裁。
自是春风不齐整,半零落尽半胚胎。
在早春时节,我请求种植杏花,修剪得高低齐整。
然而春风的到来并不均匀,有一半的花已经凋零,还有一半的花尚未完全绽放。
杏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杏树与春天的关系密切,春天盛开的杏花常被文人所吟咏。此外,春风也被视为生命与希望的象征。
方岳,字子瑄,号涧山,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反映自然景色与人内心情感的结合,追求自然与人的和谐。方岳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写春夏秋冬的变迁。
《早春山中》创作于春季,诗人可能在山中观察自然景色,感受春天的气息。通过杏花的种植,表达他对春天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过程的不平衡感慨。
《早春山中》通过生动的杏花描写,将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脆弱结合在一起。前两句中,诗人请求种植杏花,体现了他对春天的渴望与期待。此外,杏花的修剪与整齐也暗示了对生活有序、和谐的追求。然而,随着春风的到来,诗人却意识到,春天的美好并非一帆风顺,半数花朵的凋零与半数花蕾的未发也反映了自然界的无常与生命的复杂。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细腻观察,也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整首诗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既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又流露出人生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切期盼,同时揭示了生命过程中的无常与脆弱,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花?
诗人对春风的态度是?
“半零落尽半胚胎”的意思是?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