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1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14:50
岳阳楼
作者: 石韫玉 〔清代〕
萧萧木落系兰舟,
遥指君山似髻浮。
孤雁一声天在水,
斜阳千里客登楼。
鱼龙浪静沧江晚,
橘柚霜寒白屋秋。
生遇圣明全盛日,
江湖廊庙两无忧。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岳阳楼景色,首先是秋风萧瑟,树叶纷纷落下,船只在水面上轻轻摇荡,远远地指着君山,像一只高高的发髻浮在水面。孤雁在空中鸣叫,声音与湖水相连,斜阳映照千里,游人登上楼阁。傍晚时分,鱼和龙在宁静的沧江中游动,橘子和柚子在霜寒的秋季显得格外清冷。作者生逢盛世、明君治国,江湖之间的事务和庙堂政治都无须担忧。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石韫玉,清代诗人,擅长写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他的作品常常寄托着对社会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岳阳楼作为历史悠久的名楼,历代文人墨客对此地情有独钟。此诗是在秋天的某个时刻写成,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社会安定的感激。
《岳阳楼》是一首描写秋日景色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自然景色与作者的情感结合。诗的开头通过“萧萧木落”引入秋意,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但随即描绘船只与君山的宁静,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平和。孤雁的鸣叫与天水相连,表现出一种孤独中又带有自由的情怀。
“斜阳千里客登楼”描绘了夕阳下的游人,增添了人间烟火气息。后半部分通过“鱼龙浪静”与“橘柚霜寒”对比,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冷清,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的最后两句则转向积极,表达了作者对盛世的感慨,强调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个人的忧虑和不安都被抛诸脑后,展现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深邃,是清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岳阳楼秋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安定的感激,展现了个人在盛世中的幸福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萧萧木落”是指什么季节?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孤雁一声天在水”中,孤雁的叫声象征着什么?
A. 喜悦
B. 孤独
C. 繁忙
D. 安宁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哪个方面的感激?
A. 自然
B. 人生
C. 盛世与明君
D. 友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