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题》

时间: 2025-05-02 18:27:38

诗句

黄庭两卷伴身闲,盘篆香残日未残。

泛泛孤身似萍叶,始知天地不胜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27:38

原文展示:

黄庭两卷伴身闲,盘篆香残日未残。
泛泛孤身似萍叶,始知天地不胜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手中有《黄庭经》两卷,伴随着我悠闲的生活,盘旋的香气仍在,但日头尚未落下。我的孤独就像浮萍一样,才明白天地是多么的宽广。

注释:

字词注释:

  • 黄庭:指《黄庭经》,是一部道教经典,内容主要讲述道教的修行方法和理论。
  • 盘篆:指盘旋的香气,篆是古代的一种书法风格,暗指香炉的形状。
  • 孤身:独自一人,形容孤独的状态。
  • 泛泛:漂浮不定的样子,形容无所依托的状态。
  • 萍叶:水面漂浮的萍草,象征漂泊不定,缺乏根基。
  • 天地不胜宽:天地的广阔超乎想象,表达一种渺小感。

典故解析: 《黄庭经》是道教经典,强调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理解。诗中所提到的孤独与宽广的天地,反映了诗人在修行与人生哲学上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以豪放与沉郁见称,常反映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个人的遭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他生活清贫、政治失落之时。他通过对经典的研读和对自然的观察,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诗歌鉴赏:

《杂题》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天地的深刻感悟。开篇提到《黄庭经》,显示了诗人对道教思想的向往,借此寻求精神上的寄托。随着香气的余韵,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既有对生活的满足,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接下来的“泛泛孤身似萍叶”,则将个人的孤独感与自然界的状态相结合,浮萍象征着漂泊无依,让人更加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然而,诗句的最后“始知天地不胜宽”又是一种豁达的感悟,诗人似乎在孤独中找到了与自然的连接,意识到自己在浩瀚天地中的渺小,反而释然。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深度,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面对生活时的沉思与反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庭两卷伴身闲:手持《黄庭经》的两卷书,悠然自得。
  2. 盘篆香残日未残:香气缭绕,虽然天色未晚,气氛宁静。
  3. 泛泛孤身似萍叶:孤身漂浮,正如水面上的萍草般无依。
  4. 始知天地不胜宽:此时才意识到,天地的广阔是无法完全理解的。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漂浮的萍叶,形象地表达了孤独无依的境地。
  • 对比:孤独的个体与广阔的天地形成强烈对比,突显诗人的渺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与宁静中,反思个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了人生的宽广与精神的寄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庭:象征道教思想与内心的宁静。
  • :代表修行的氛围和内心的安宁。
  • 萍叶:象征漂泊与孤独,反映个人命运的无常。
  • 天地:代表广阔的自然与人生的无尽可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庭经》是哪种类型的书籍?

    • A. 道教经典
    • B. 诗歌选集
    • C. 哲学著作
    • D. 小说
  2. “泛泛孤身似萍叶”中的“萍叶”指代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漂浮的孤独
    • C. 大海中的浪花
    • D. 天空中的云彩
  3. 诗中“天地不胜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渺小感
    • B. 自豪感
    • C. 恐惧感
    • D. 无奈感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的诗歌均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忧虑,但陆游更倾向于内心的宁静与对道教的追求,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兴亡与民生的疾苦。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道教与中国文学》

相关查询

题画兔 陪粹翁举酒於君子亭下海棠方开 蒙知府宠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屦逍遥林水间 登海山楼 蜡梅四绝句 刘大资挽词二首 秋夜 题江参山水横轴画俞秀才所藏二首 与夏致宏孙信道张巨山同集涧边以散发岩岫为 香林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痛心刻骨 攀今比昔 说死说活 鳥字旁的字 日字旁的字 宝盖头的字 云母粥 没心没想 釆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穷鸟归人 秦楼谢馆 跳索 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枝孙 深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