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纵笔》

时间: 2025-05-10 08:35:43

诗句

胸中略无一点事,眼底常展数行书。

半饥半饱便可尔,衣食何须求有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35:43

原文展示:

纵笔
陆游

胸中略无一点事,
眼底常展数行书。
半饥半饱便可尔,
衣食何须求有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心中没有太多的烦恼,眼底却常常展现出几行诗书。生活中只要半饥半饱就可以了,衣食又何必追求过多的富裕呢?

注释:

  • 胸中略无一点事:胸中没有太多的事情,形容内心安静、无忧。
  • 眼底常展数行书:眼中常常流露出几行书法,指作者心中有才华,常有书写的冲动。
  • 半饥半饱便可尔:意思是只要吃得稍微饥饿或饱足就可以了,强调一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 衣食何须求有余:衣食上何必追求过剩,表达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观。

典故解析:

此诗虽未涉及具体的典故,但其思想可与“知足常乐”的哲学相呼应,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简朴生活的推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散文家,尤以诗歌成就卓著。他的诗风刚健,情感真挚,作品多描写国家兴亡、个人遭遇等,常蕴含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陆游晚年,彼时他经历了许多国家的沧桑,心中感慨万千。作者通过此诗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反映了他对自己处境的豁达和对生活的从容。

诗歌鉴赏:

这首《纵笔》不仅是陆游个人生活态度的写照,更是他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胸中略无一点事,眼底常展数行书”,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安定,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他似乎将心中的烦恼与世俗的纷扰抛诸脑后,专注于书法与诗歌的创作,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半饥半饱便可尔,衣食何须求有余”,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陆游并不追求物质的富裕,反而在于心灵的满足。他用“半饥半饱”来表达对生活的知足,暗示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即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并不值得提倡。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陆游的才华和他对生活的洞察力,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理想追求与生活观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胸中略无一点事:表现作者心境的安宁,没有烦心事。
  2. 眼底常展数行书:显示他对书法、诗歌的热爱与追求。
  3. 半饥半饱便可尔:强调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知足常乐。
  4. 衣食何须求有余:质疑追求过多物质的必要性,表达简朴生活的哲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胸中略无一点事”与“眼底常展数行书”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半饥半饱”“衣食何须”形成排比,突出作者的生活态度。

主题思想:

本诗的核心思想是“知足常乐”,表达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物质追求的反思,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胸中:象征内心的状态与情感。
  • 数行书:象征文人的才华与追求。
  • 半饥半饱:象征生活的知足与节制。
  • 衣食:象征物质生活的需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胸中略无一点事”,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心境? A. 充满烦恼
    B. 内心安宁
    C. 对生活的不满
    D. 对物质的追求

  2. “半饥半饱便可尔”中,作者对生活的态度是?
    A. 追求奢华
    B. 知足常乐
    C. 心存忧虑
    D. 渴望富裕

  3. 此诗的主题思想是?
    A. 追求名利
    B. 享受生活
    C. 淡泊名利
    D. 忧国忧民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维的《终南山》

诗词对比:

对比陆游的《纵笔》与王维的《终南山》,两者均体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但陆游更侧重于对个人生活态度的探讨,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反映了不同的诗人风格和思想深度。

参考资料:

  • 《宋代文学史》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望江南 其四 望江南 其四 题嘉定章小琴女史《拜月图》 望江南十三首 其十三 旅窗杂忆 望江南 望江南 登烟台山 望江南 望江南 留别长沙 望江南 其一 青岛聊居作 望江南 望江南 书所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弃觚投笔 倒八字的字 麻字旁的字 接援 倾狡 圭璋特达 断送一生惟有酒 敛雾 爪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囓臂 惟一惟精 氏字旁的字 包含旅的词语有哪些 不知所言 才疏技拙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