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3:51
己亥杂诗 其二九二
八龄梦到矍相国,今日五君来做主。
我欲射侯陈礼容,可惜行装无白羽。
在我八岁时,梦见了矍相国,如今五位君主来掌握大权。我想射杀侯爵陈礼容,可惜身上没有白色的箭羽。
龚自珍(1792-1841),字孟潮,号香涛,晚号秋水,清代诗人、思想家。他致力于改革,主张维新,作品表现出深刻的社会关怀和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在1840年创作的一组诗,反映了他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思考。此时正值鸦片战争前夕,国家面临外忧内患。
这首诗通过梦想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开头提及“八龄梦到矍相国”,暗示了诗人在童年时期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权力人物的憧憬。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实却是“今日五君来做主”,令他感到失望与无奈。
“我欲射侯陈礼容”,表达了诗人对权臣的不满和对现状的反抗,象征着对腐败政治的抗争。然而,“可惜行装无白羽”又表明了他内心的无力感,尽管有理想和抱负,却因为现实的束缚而无法实现。这种无奈与失落正是许多知识分子在动荡时代的共同心声。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切反思,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失望,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普遍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和无奈,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龚自珍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八龄梦到矍相国”中的“矍”字的意思是?
诗中“我欲射侯陈礼容”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1-B,2-B,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