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己亥杂诗 其二九二》

时间: 2025-05-02 05:33:51

诗句

八龄梦到矍相国,今日五君来做主。

我欲射侯陈礼容,可惜行装无白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3:51

原文展示

己亥杂诗 其二九二
八龄梦到矍相国,今日五君来做主。
我欲射侯陈礼容,可惜行装无白羽。

白话文翻译

在我八岁时,梦见了矍相国,如今五位君主来掌握大权。我想射杀侯爵陈礼容,可惜身上没有白色的箭羽。

注释

  • 矍相国:矍(jué)是形容精神焕发的样子,相国是指辅佐君主的重臣,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童年时的幻想。
  • 五君:指当时的几位权臣或统治者,可能暗示朝政的纷争。
  • 射侯:指用箭射击侯爵,表达对权臣的不满或反抗。
  • 白羽:白色的箭羽,象征着理想或正义的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1841),字孟潮,号香涛,晚号秋水,清代诗人、思想家。他致力于改革,主张维新,作品表现出深刻的社会关怀和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创作背景

《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在1840年创作的一组诗,反映了他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思考。此时正值鸦片战争前夕,国家面临外忧内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梦想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开头提及“八龄梦到矍相国”,暗示了诗人在童年时期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权力人物的憧憬。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实却是“今日五君来做主”,令他感到失望与无奈。

“我欲射侯陈礼容”,表达了诗人对权臣的不满和对现状的反抗,象征着对腐败政治的抗争。然而,“可惜行装无白羽”又表明了他内心的无力感,尽管有理想和抱负,却因为现实的束缚而无法实现。这种无奈与失落正是许多知识分子在动荡时代的共同心声。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切反思,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失望,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普遍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八龄梦到矍相国:表现了作者年少时的美好幻想,渴望有位明主来治理国家。
  • 今日五君来做主:现实与理想的对比,反映出社会的复杂与动荡。
  • 我欲射侯陈礼容:表达了对权臣的不满与愤怒,渴望改变现状。
  • 可惜行装无白羽:无奈地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内心的无力感。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梦与现实的对比,深化了情感的冲突。
  • 象征:白羽象征着理想与希望,彰显出诗人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和无奈,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矍相国:象征着理想中的明君。
  • 五君:代表当时的权力结构和复杂的政治形势。
  • 白羽:象征理想、正义和力量,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龚自珍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 A. 明代
    • B. 清代
    • C. 唐代
    • D. 宋代
  2. “八龄梦到矍相国”中的“矍”字的意思是?

    • A. 疲惫
    • B. 精神焕发
    • C. 年老
    • D. 忧愁
  3. 诗中“我欲射侯陈礼容”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绝望
    • B. 反抗
    • C. 喜悦
    • D. 忧愁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反映国家动荡和个人命运的诗作。
  • 《夜泊牛津》李白: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春望》与《己亥杂诗》:两者都反映了动荡时代的忧虑,但《春望》更侧重于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的直接联系,而《己亥杂诗》则通过梦想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

参考资料

  • 《龚自珍诗集》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东郎山 长相思 长相思 送郑谷归宜春 送曾德迈归宁宜春 寄阳朔友人 送友人入塞 寄贾驰先辈 霁后作(齐梁体) 古莫买妾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鱼封雁帖 鸟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织白守黑 面字旁的字 鬯字旁的字 照夜宝 远开头的成语 冥财 移进 耗尽 精兵猛将 祸结衅深 鱼字旁的字 封岁 跋涉山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