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6:05
何须宴罢始留髡,
绛蜡床前款一尊。
姊妹隔花催送客,
尚拈罗带不开门。
这首诗的意思是:何必在宴会结束后才留住客人呢?在绛蜡床前敬上酒一杯。姐妹们隔着花丛催促送客,偏偏我还在拈着罗带不愿意开门。
此诗没有直接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看作是对古代宴请习俗的反映。古人对于宴席的重视,体现了人际关系中的礼仪与情感。
龚自珍(1792-1841),字渊明,自号香涛,清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著称,反映了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心中常有感慨。通过宴请的场景,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悟。
这首诗的表面上描绘了一幅宴会送客的场景,实际上却蕴含了深刻的情感与思考。诗人以简练的语言、细腻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对人际关系的矛盾心理。在宴会结束时,客人已经离去,但诗人内心的留恋和不舍却表现得淋漓尽致。从“何须宴罢始留髡”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宴席的看法不再是单纯的送客,而是一种更深层的情感寄托。正如他所说,宴会结束后,留住的不仅是客人,还有那些美好的瞬间与记忆。
“姊妹隔花催送客”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花丛作为隔阂,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微妙的距离感。虽然身处同一个空间,但内心却有着不同的情感。诗中“尚拈罗带不开门”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暗示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不舍。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复杂的心理色彩,引发读者对人际关系的深层思考。
这首诗通过宴席送客的场景,探讨了人际关系中的情感纠葛,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离别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选择题:诗中“何须宴罢始留髡”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宴席的期待
B. 对离别的无奈
C. 对客人的欢迎
D. 对宴会的厌倦
填空题:诗中的“绛蜡床前款一尊”描绘的是__的场景。
判断题:诗中“姊妹隔花催送客”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对/错)
可以将这首诗与杜甫的《春夜喜雨》对比,前者注重人际关系的细腻情感,后者则关注自然与人情的交融。两首诗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但侧重点不同,前者更多反映内心的矛盾,后者则表现自然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