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赞三十六祖颂 其三十六》

时间: 2025-04-24 14:40:05

诗句

十方诸佛入其中,十波罗蜜一光同。

十世古今无间隔,十身千亿法身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4:40:05

原文展示:

十方诸佛入其中,
十波罗蜜一光同。
十世古今无间隔,
十身千亿法身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的意思是:所有方向的佛都融入在这个道理中,十种波罗蜜(即十种大乘佛教的修行法门)同样具有一个光明的本质。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这些时间之间没有隔阂;而无数化身和法身之间则是相通的。

注释:

  • 十方:指东南西北等十个方向,代表宇宙间的所有地方。
  • 诸佛:指所有的佛陀。
  • 波罗蜜:指波罗蜜多,意为“到彼岸”,是大乘佛教修行的十种完美品质(如布施、持戒、忍辱等)。
  • 光同:指光明的本质相同。
  • 十世: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中的每个时刻。
  • 法身:佛的真身,超越肉体的存在。

典故解析:

该诗提到的“十波罗蜜”源自大乘佛教的教义,强调通过实践这些品质达到觉悟的境界。“十方诸佛”体现了佛教的普遍性与包容性。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释印肃为宋代高僧,致力于佛教的传播与研究,其作品多关注佛教理论与修行。
  •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佛教文化盛行的宋代,社会对宗教的重视使得许多高僧创作了大量的宗教诗歌,旨在阐述佛教哲理。

诗歌鉴赏:

这首《赞三十六祖颂 其三十六》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传达了佛教哲学的深刻内涵。诗的开头“十方诸佛入其中”,展现了佛教的广泛影响力和包容性,强调所有佛的教义和智慧都在这个道理中相互交融。接下来的“十波罗蜜一光同”则进一步揭示了修行的核心——各种修行法门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追求内心的光明与觉悟。

“十世古今无间隔”一语,强调了时间的流动性与人类修行的连贯性,超越了时间的限制。“十身千亿法身通”则表达了无数化身和法身的相互联系,体现了佛教所追求的“无我”思想,修行者在觉悟中与宇宙万物相通的理念。这首诗不禁让人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及其与宇宙的关系,具有很高的哲学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十方诸佛入其中”:所有方向的佛都融入了这个道理,意味着佛教教义的普遍性。
    • “十波罗蜜一光同”:十种波罗蜜的本质是统一的,强调修行的共同目标。
    • “十世古今无间隔”:时间的连续性,表示过去和未来的修行者是相连的。
    • “十身千亿法身通”:无数的化身和法身之间的相互通达,体现了佛教的无我与相互依存。
  • 修辞手法:运用了对仗和隐喻等修辞手法,使诗句更具韵律感和哲理性。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佛教哲理的阐述,强调了修行的普遍性和时间的连贯性,传达出一种超越个体和时间的宇宙观,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觉悟与光明。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象征智慧与觉悟。
    • :象征真理与智慧的显现。
    • 波罗蜜:象征修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 身与法身:象征不同存在形态之间的联系与统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十波罗蜜”指的是: A. 十种完美品质
    B. 十种佛教经典
    C. 十位高僧
    D. 十个方向

  2.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时间的无间隔性? A. 十方诸佛入其中
    B. 十波罗蜜一光同
    C. 十世古今无间隔
    D. 十身千亿法身通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心经》
    • 《金刚经》
  • 诗词对比

    • 对比释印肃的诗与唐代王维的《送别》,可以发现两者在哲学思考与自然描写上的异同,前者更侧重于佛教的内在修行,而后者则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感慨与自然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 《佛教大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词发展史》

相关查询

答韩湘 寄灵一律师 万年县中雨夜会宿寄皇甫甸 答孟侍御早朝见寄 寄友人 穷边词二首 其一 寄杨工部,闻毗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 送殷尧藩侍御赴同州 送林使君赴邵州 早春山居寄城中知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歹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以功覆过 导泄 隶字旁的字 薄海腾欢 子女金帛 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卝字旁的字 逞工衒巧 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恰纔 黍字旁的字 摧毁廓清 招悦 芯子 马槟榔 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